论著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点击上方“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可以订阅哦!
【论著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论著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本文插图


通信作者:陈忠教授

论著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本文插图


杨耀国医师
【引用本文】杨耀国 , 陈 忠 , 寇 镭 , 等.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6):700-705.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
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吴章敏 , 刘 晖 , 王 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6):700-705
摘要
目的 探究腹主动脉瘤病人行择期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 , 为并发症的出现提供预警分析 。 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286例行择期EVAR治疗的腹主动脉瘤病人资料 , 依据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否进行分组 。 比较有并发症的病人与无并发症病人在基线资料、动脉瘤解剖条件、术中情况及术前理化指标方面的差异 。 结果 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在年龄、有无肝脏病史、术前白蛋白水平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 肝脏病史和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 。 回归方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4(95% CI 0.539~0.690 , P=0.003) 。 结论 既往存在肝脏病史和术前低血红蛋白水平对EVAR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预警意义 。 加强监测、及时纠正异常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通信作者:陈忠 , E-mail:chenzhong8658@vip.sina.com
腹主动脉瘤是动脉瘤中最常见的情况 , 在欧美发病率可达3%~10% , 男性约为女性的2~6倍 , 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发病率每年以3.0%~4.7%的速度增长[1] 。 其最主要的危害在于瘤体不断扩张致使动脉管壁逐渐变薄 , 最终导致动脉破裂 ,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总体病死率将高达81%[2] 。 因此 , 及时发现和适时进行外科干预对改善腹主动脉瘤的预后至关重要 。
目前对于腹主动脉瘤的外科干预手段主要有两种 , 即开放手术(open surgical repair , OSR)和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 EVAR) 。 OSR是腹主动脉瘤的经典术式 , 治疗效果明确 , 但其弊端在于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3] 。 相对而言 ,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 , 与OSR相比 , EVAR降低了围手术期死亡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 缩短了住院时间[4-6] , 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7] , 至今已开展了近30年[8-9] , 技术日趋成熟 , 已逐步成为腹主动脉瘤的最主要手术方式[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