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10CM巨大主动脉瘤,青岛专家成功拆弹挽救患者生命

你有听说过马凡综合征吗?该病每十万人中大约有四人患病 。 患病者个头高挑 , 四肢修长 , 在未出现并发症时 , 本身并无不适 。 然而真正的危险在于 , 当发生急性胸痛就诊时 , 已经并发了致命的主动脉瘤 。
你了解主动脉瘤的风险吗?
人体的主动脉是一根粗大管子 , 平均直径在3个厘米左右 。 许多主动脉瘤病人 , 动脉膨胀得像气球一样 , 但多数也不过六七个厘米 。 10厘米的动脉瘤十分罕见 。 再扩张 , 随时就能破了!
罕见10CM巨大主动脉瘤,青岛专家成功拆弹挽救患者生命文章插图
你知道二次开胸手术有多难吗?
第一次手术留下的伤疤并不止于表面 , 胸腔内的粘连才是外科大夫最大的难题 。 当第二次手术 , 心脏和血管的边界不再清晰 , 需要仔细仔细再仔细 , 才能把有用的结构游离开来 。
日前 , 青岛阜外医院心外科成功救治了一例马凡综合征升主动脉瘤术后再发主动脉弓扩张10cm巨大动脉瘤的患者 , 为其实施了二次手术 。 时隔13年 , 再一次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
13年前 , 患者就因胸痛而查出“马凡综合征 , 主动脉扩张” 。 大夫告知他动脉瘤随时可能破裂 , 危及生命!27岁的他刚刚成家生子 , 美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 面对疾病 , 他选择了来青岛阜外医院手术治疗 , 在成功进行升主动脉的置换手术后 , 他度过了13年的平静生活 。
【罕见10CM巨大主动脉瘤,青岛专家成功拆弹挽救患者生命】没想到的是 , 在今年的一次住院检查中 , CT显示40岁的郭先生主动脉弓部再次发生扩张 , 瘤体大约10个厘米!已经超过正常的3倍 。 一般情况下主动脉大于6厘米破裂的风险就很高了 , 而这个尺寸很多大夫职业生涯都不一定见过一次 。 况且增强CT发现动脉瘤的顶部已经形成了夹层 , 随时都有可能破裂!
青岛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外科专家刘晓君 , 心外科病区主任王海平反复阅片并研讨了病人的病情和风险 。 可以看到上一次手术换的血管形态很好 , 而这次病变的位置主要在主动脉弓部 。 这也是马凡综合征的特点之一 , 全身的主动脉会逐节段发病 , 而病人往往需要接受多次手术 。
微创的介入治疗并不适合 , 支架铆钉区不稳固 , 还无法避开重要的三根分支血管 , 因此外科手术是唯一的选择 。 但是外科手术难度极大 。
全弓手术本就时间长、风险高 , 堪称心外最复杂的手术 。 二次手术游离困难 , 显露困难 , 堪称心外最麻烦的手术 。 再加上10cm的动脉瘤 , 瘤壁扩张已经比纸还薄了 , 堪称心外最危险的手术 。
难上加难 , 危上加危!巨大的挑战摆在手术团队面前 。
这个时候 , 患者十分坚定的表示:“大夫 , 13年前我就是在你们这里做的手术 , 手术很成功 , 你们给了我新的生命 。 我也很信任你们!你们已经救过我一次 , 这次手术就放心大胆的做 , 出了任何问题我都不会怪你们 。 我的命就交给你们了!”这是信任 , 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
经过术前充分的准备和论证 , 刘晓君副院长、心外科病区副主任王刚带领团队成功为其实施了手术 。 手术历时8个半小时 , 作为一台二次大血管手术 , 相比普通第一次的手术时间也并不长 。 术中选择了右侧腋动脉和股动脉共同插管 , 大大减少了脑缺血的时间 。
术后4个小时患者就苏醒了 , 不到8个小时拔除了气管插管 。
这次的成功“拆弹” , 是心外、麻醉、ICU团队整体协作的结果 , 也是医患双方信任支持的结果!只有医患互信 , 守望互助 , 方能携手创造生命的奇迹 。
如今 , 患者已经出院1个月了 。 来院复查恢复良好 , 还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 。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 重生之后的他 , 满怀感恩 , 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
【来源:青岛阜外医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