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A五分钟丨王亮教授: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迎难而上( 五 )


研究方法
我们分析了来自3个临床试验中分别接受ICE、ICE联合维布妥昔单抗 (BV)及DHAP联合BV治疗的r/r cHL患者的基线18F-FDG-PET-CT扫描数据 。 我们使用了以下参数构建临床风险预测模型:原发难治性vs复发、年龄、Ann Arbor分期和B症状 。 采用半自动分割方法计算肿瘤代谢体积(MTV) , 且标准化摄取值(SUV)≥4.0 。 放射组学特征提取符合图像生物标志物标准化倡议 。 我们使用logistic回归和基于放射组学鲁棒性的后向选择构建预测模型 , 例如SUVpeak(最高1mL region FDG uptake)和一些新的弥散特征 , 代表了患者病灶体积和SUV值的的弥散性和差异 。 对死亡时无疾病进展的患者在死亡时进行审查 。 在接受BV +化疗的患者身上进行模型训练 。 通过计算ROC曲线下方面积(AUC)和2000次重复5 folds交叉验证(CV)来评估模型预测效能 。 预测结果使用仅接受化疗的队列进行验证 。 根据训练集中事件发生率(22/110;20%)定义高危组 。
研究结果
我们纳入174例r/r cHL患者;110例划分至训练集 (BV-DHAP和BV-ICE队列) , 64例划分至验证集(ICE队列) 。 训练集(tAUC)上的AUC为0.81,CV-AUC为0.76 , 验证集(vAUC)上的AUC为0.74 。
放射组学分析挑选出6个PET特征:MTV和5个分散性特征 。 放射组学模型显示tAUC为0.73,CV-AUC为0.63,vAUC为0.70 。 结合临床和放射学参数 , tAUC为0.90,CV-AUC为0.79,vAUC为0.77 。
训练集中高危组(n=22)患者的3年TTP为38% , 而低危组(n=88)患者的3年TTP为90% (pp=0.0011)(图2B) 。 在图2C中 , 我们分别展示了高危险评分和低危险评分的两名IV期患者PET-CT扫描结果 。

EHA五分钟丨王亮教授: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迎难而上
本文插图
图3、训练组、验证组生存曲线分析 , PET-CT扫描结果

研究结论
本研究为首次在如此大规模r/r cHL患者队列中进行放射组学分析 。 在一个独立验证队列中 , 结合放射组学和临床特征构建强预测效能模型 , 其3年TTP的tAUC为0.90,CV-AUC为0.79,vAUC为0.77 。 该模型使用鲁棒性PET特征 , 解决了距离、代谢量和SUV等病灶间异质性的问题 。 因此 , 该模型适用于临床试验 , 可指导基于危险分层的r/r cHL治疗 。
专家点评
PET-CT评估对于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预后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对于初治进展期的患者 , 可以根据中期PET-CT的阳性或阴性来选择升阶梯或者降阶梯治疗 , 进一步指导临床上的治疗 。 对于复发难治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 在基线水平的PET-CT检查是否可以用于预测疾病预后呢?
该项研究纳入了100多名患者 , 这些患者接受了常规的二线治疗方案 , 联合BV单抗 , 或者单用化疗作为挽救治疗的一些人群 。 研究采用一个新的方法 , 也就是所谓的影像组学——识别很多个微小的特征 , 然后再采用生物信息学统计方法 , 筛选出与患者预后最相关的5个特征 , 结合一些临床特征组建出预后模型 。 通过该模型 , 可以筛选出复发高危的患者人群 , 提示后续采取更强的巩固治疗使患者获益 。 而对于一些非常低危的患者 , 或许我们通过二线治疗之后 , 有可能不再需要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巩固治疗 , 可以获得长期的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