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和他的225平方厘米战场( 三 )


几年前 , 有人把吴孟超的故事改编成了话剧 , 演出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吴孟超平静地说:“我没有那么高大 , 只是个医生 。 ”
充满消毒水和血腥气味的手术室是他觉得最舒服的地方 。 对他来说 , 过年是最难熬的日子 , 因为没有手术排期 。 “他甚至会在过年期间特意到手术室旁的更衣室洗个澡 , 权当做过手术了 。 ”程月娥说 。

吴孟超和他的225平方厘米战场
本文插图



吴孟超做手术 。 受访者供图
不是人的病 , 而是病的人
程月娥说 , 吴孟超的病人都是“最差的”:“一是病很重的 , 其他地方不愿意收治;二是很穷的 。 ”有外地来的病人没挂上号 , 坐在诊室门口等 , 他看不过去 , 通常会为他们加号 , 一直忙到下午 , 饭都顾不上吃 。
上世纪90年代 , 在吴孟超把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从长海医院的一个科室独立成“院中院”后 , 作为院长的他更忙了 , 但依然坚持每周二上午出门诊 。 听说他能治好肝病 , 有远从山东农村赶赴上海的病人一见到他 , 就“扑通”跪倒 。 也有因为看病家徒四壁的老人独自离家出走 , 找到吴孟超 , 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零钱 , 满脸绝望:“您看能治吗?”还有病人打听到他家住址 , 抱着病历和化验单 , 在门口等到深夜 。
最后这些年 , 从办公室到诊室门口的这段路 , 吴孟超从来不坐轮椅 , 也不让旁人搀扶 , 怕患者看到自己衰老的样子 。 手术时 , 医护人员总要在他身后放一把椅子 , 让他累了可以坐一坐 , 但手术结束前他从没坐过 。
一次手术后 , 他默默坐上椅子 , 叹了口气:“力气越来越少了 , 确实累了 。 ”程月娥劝他累了就少做点 , 他说:“你看这个病人 , 才20岁 , 大学刚读了一年 , 再累也得做啊!”
为了让他少走一点路 , 医院特意为他安排距离门口最近的手术室 , 但这份苦心往往是徒劳的 。 做完手术 , 他依然习惯在那条50米长的手术室走廊上转一圈 , 有人在椅子上打盹 , 他会大骂:“你倒是真有大医生的架子!”他甚至忍不了外科医生胖 , 见到身材走样的医生 , 他会小声跟旁边的人说:“这是谁啊?太胖了 , 要想办法把他换掉 。 ”
他觉得 , 外科医生胖了 , 做手术时距离病人就远了 。 身高1.62米的他 , 体重常年维持在50多公斤 , 手术时身体总是紧贴着病人 。
“吴老见不得病人受委屈 。 ”程月娥说 。 手术开始前 , 他只要看到麻醉后的病人光溜溜地躺在手术台上 , 总要发脾气:“病人这样冷不冷?”他做手术以快闻名 , 问诊和查房却慢得出奇 。 每次查房 , 他总要先把双手搓热 , 再接触病人的身体 。 做完检查 , 还不忘把病人的鞋子摆放到便于下床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