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福兴教授:慎微笃行,精筑致远,做中国骨科加速康复的积极探索者( 二 )


2012年 , 裴福兴教授获得国家卫计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效果评价”的资助 , 在全国26家医院验证华西的“开源节流”经验并制定相关技术规范 , 据悉 , 在该项目数据库连续3年20000多例手术中 , 异体输血率由2014年27.05%降到2016年的9.55% , 住院天数由14.93天降到9.7天 。
今年10月24日 , 健康报头版头条以“华西:用血大户的‘开源节流’经”为题介绍了裴福兴教授团队的经验 。 裴福兴教授说 , 如果外科医生都能够重视围术期患者术前贫血的诊治 , 同时能够很好地应用减少术中出血的措施 , 血荒问题将会逐渐缓解 。
裴福兴教授:慎微笃行,精筑致远,做中国骨科加速康复的积极探索者文章插图
骨科加速康复的第二个关键就是疼痛管理 。 裴福兴教授介绍 , 骨科术后1~2天的疼痛主要来自手术切口 , 但此后的疼痛则主要来自纤溶引发的炎症反应 , 也就是炎症性疼痛 。 他的团队在开展氨甲环酸研究中发现 , 氨甲环酸不仅抗纤溶 , 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 , 从而发挥止痛作用 。 就此 , 裴福兴教授团队提出了氨甲环酸加地塞米松的联合方案 , 通过抑制手术部位的炎症从源头上减少疼痛的发生 。 这一策略的实施使得原本需要阿片类药物才能止痛的患者摆脱了对阿片类的依赖 , 止痛疗效显著提升 。
裴福兴教授介绍 , 骨科手术后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 , 是灾难 。 如何预防感染重在预防 , 择期手术清洁切口应重视术前并存感染灶的排查和贫血、低蛋白血症的纠正;围术期严格皮肤清洁 , 坚持无菌观念 , 微创化操作 , 精准对合组织逐层缝合 , 适度加压 , 合理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等措施 , 必然会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 。 前两个环节的血液管理和无痛化管理会正面调整患者心理和机体 , 提高免疫力 , 也一定会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 术后能够在2~3天出院 , 也显示了术后患者感染机率不大 , 全身情况好 , 功能康复达到满意 。 但后续仍需在预防和控制感染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和优化临床实践 。
心系国家战略 强调顶层设计 推动学科理念革新
裴福兴教授不仅注重发展骨科加速康复的相关技术 , 更注重骨科加速康复理念的推广普及 。 他说 , 国家健康战略的实施要求我们医生要提高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效率 , 国家医保政策改革也要求我们减少过度用药和住院时间 , 降低医疗费用 。 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需求 。
2015年起 , 裴福兴教授团队联合国内专家制定了7部围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 。 2017年 , 在国家卫健委医管局支持下 , 裴福兴教授参与启动了创建“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术期血液与疼痛管理示范病房”活动 。 2019年11月 , 国家卫健委发布文件 , 确定开展ERAS骨科试点工作 , 裴福兴教授任骨科专家组副组长 。 目前首批试点医院已有195家 , 同期建立的我国ERAS骨科数据库填报也非常踊跃 。
裴福兴教授强调 , 加速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 , 是医院层面的工作 , 需要多学科共同合作 , 而不仅仅是一个科室的工作 。 他指出 , 我国目前推行加速康复还存在很多难题 。 加速康复要求多学科协作 , 但我国医疗资源匮乏 , 很难对每个病例实现多学科共管;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 老年患者共病较多 , 对我国当前的首诊医生负责制又提出了高要求 , 即首诊医生需要具备全科或多学科知识 , 以便能准确及时会诊 , 确保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 , 保障手术安全;住院患者检查等待时间长、医疗质量参差不齐等因素导致患者留院时间延长 。 解决这些难题最重要的是医院管理层的决策部署 。 只有管理层更新观念 , 认识到ERAS是提高医疗质量最好的抓手 , 加强顶层设计 , 成立多学科专家协作组 , 才能行之有效地推动ERAS建设 , 使得医院高精尖技术设备规范高效地用在患者身上 , 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安全 , 真正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