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澍田教授:医者当有“大医担当”



“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已经走到第18个年头 , 从2004年到2020年 , 论坛坚持打造胃肠肝胆内外科医师共同的平台 , 以多学科联合论坛和现场直播为学术交流的“重头戏” 。 论坛一贯坚持学术权威及高质量水准 , 涵盖消化、消化内镜、肝病、普外、肠内外营养、影像、麻醉、病理、护理等多学科 , 大家共同探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最新进展 , 共同切磋、共同提高 。 论坛让国内外消化领域及相关多学科的同道积极参与学习 , 为中国消化学科“走出去、请进来”搭建平台 , 使“消化内镜术”变成“消化内镜学” 。
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的发起者 , 大会主席张澍田教授身上有很多的“光环”: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主任、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主任等 ,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会长、世界华人消化医师协会会长、世界消化内镜学会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 作为我国著名的消化系统疾病专家 , 享誉国内外的顶尖的临床、学术大咖 , 他是患者眼中的“大医” , 同事眼中的“澍院” , 学生眼中的老师 , 他的所思所想所做 , 都以国家的消化事业为重 。

张澍田教授:医者当有“大医担当”
本文插图


消化内镜医生要做正规军
“在消化道早癌范围 , 我国的结肠癌发病率在上升 , 食管癌、胃癌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 毫无疑问 , 消化内镜是消化道早癌者的福音 , 尤其是无痛胃镜肠镜 , 可以让体检者在‘小美梦’中检查胃肠道 , 实现消化道早癌的早诊、早治 。 ”张澍田教授同时强调 , 我们的目的是挽救一条生命 , 拯救一个家庭 , 节约国家的医疗资源 。 目前消化内镜医生操作水平参差不齐 , 规范化不足 , 如何培训规范的操作技术 , 依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澍田教授:医者当有“大医担当”】 面对消化医师内镜操作不规范、内镜技术发展不平衡、培训模式亟需完善等众多困难和问题 , 2005年张澍田教授发起组织了“'友谊'消化直通车万里行”活动 , 把先进的内镜诊疗技术力量送到基层 。 2017年启动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推出的“将才工程” , 为全国消化医生提供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ESD手术培训;2018年 , 启动国家消化系統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手拉手”项目 , 以常态化的技术输出为抓手 , 手把手指导 , 提高消化医师的同质化水平 。 张澍田教授一步一个脚印 , 推动着消化学科的不同地域均衡的发展 。
张澍田教授指出:“第18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 , 将一如既往为同道们提供业内交流、促进、学习的平台 , 让大家共同研讨和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