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特效穴位使用手册》:脾胃类( 二 )


首先,坚持每天按揉足三里,坐下来时没事就用大拇指按揉足三里,力量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每次3分钟,每天不拘次数,但是饭前饭后各半小时的时候一定要做。
其次,坚持饭后摩腹,顺时针方向,每次10分钟。
再次,一定要记得“少吃多餐“,很多长寿的人有一个共同的饮食习惯:每餐只吃七分饱。
千万不能饭后立刻躺下睡觉,趴在桌子上睡更不好!饭后1小时内不能作任何剧烈运动。
还有,饮食一定要清淡些,吃饭要尽量细嚼慢咽。人们在说起胃的时候都用“养胃“这个词,这就说明要有耐心和细心,像孩子一样才能养好。而养的繁体是这么写的”養“,上面是个”羊“,下面是”食“,不是让我们吃羊肉,而是像羊一样吃东西:细嚼慢咽。当然我们没有四个胃可以反刍,但是我们一定要细嚼慢咽。我们说人吃饭快用”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从来没有人用羊来形容过,就是这个道理。
还可以在饭后吃一点甜食、山楂,糖葫芦或者其他甜或酸的东西来助消化。最好去药店买一些保和丸,帮助消食,防止在胃里形成食积。中医里面经常讲“胃不和则卧不安”,这里的“和”就是“和平、安宁”的意思,胃不舒服当然就会睡不好。而保和丸就是为了保证胃的“和平”,再加上它的药性比较平和,所以叫“保和丸”,在中药店里都能够买到。每顿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候服8粒即可。
下面我们说脾弱。前面我说了,脾主管运化(消化),所以脾弱不弱主要看两点:食欲和饭后的消化。有些人到了吃饭的时候根本没有食欲,从来不觉得饿,或者吃过饭2个小时了还觉得很饱,这肯定是脾运化的功能有问题了,因为这个时候食物已经经过了胃的初步腐熟形成食糜了,剩下就该脾去“加工”了,就像磨面粉一样,把200斤麦子倒进去了1个小时,却只出来了20斤面粉,毫无疑问是磨出了问题。所以要想办法把这个“磨”的功能给调上去,首先考虑从我们身体自身来找这个动力源:穴位。选用脾俞和足三里。
足三里采用按揉的方法,每天不定时,每次3分钟,力量还是轻重轻的顺序,每顿饭后的按揉是必不可少的。脾俞最好用拔罐的方法,隔天一次,每次15分钟,每天晚上睡觉前1小时进行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吃饭也要注意一些,不必“少吃多餐”但是不能暴饮暴食以防加重病情以外;还要对食物特别注意,一定要吃比较松软易消化的食物,煎炸烧烤一类的东西必须少吃。
中成药可以选择补中益气丸或者健脾丸,两种药都是补脾的,相对来讲健脾丸的作用更专一些,对消化病的作用更好,而补中益气丸作用的范围更广,作用层次也更深,适用于病程比较长的情况。
中气虚脏器下垂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而脾气除了运化食物和水液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叫“脾主升清”,升就是上升的意思,升清有两个作用,一是把运化后的清气送给上面的心、肺、头目;二是借上升的力量维持体内脏腑位置不让它们下垂。如果脾气(中气)虚了,那这个维持的力量就会减弱,开始也许只是觉得头晕眼花等氢气不能上供的症状,再发展的话就会不能维持脏器的位置,就会出现脏器下垂,比较常见有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
而老年人各种脏腑机能都在下降,本身的气血就弱,如果长时间的劳累过度或者饮食不当,就会导致脾胃受累,进而不能维持内脏的位置,导致脱肛;还有那些得病时间比较长的人,久病气虚,稍有劳累就会更需,所以也容易得脱肛。
很多人脱肛是由长时间的痢疾或者腹泻引起的,本来稍微有一点痢疾或者腹泻对身体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时间一长,身体的正气随着被一并泻了出去,从而导致了气虚。
李东垣在他的《脾胃论》里记载了一首方子,我在前面也提过,叫作补中益气汤,具有补益中气、升阳举陷的作用。可以治疗各种中气下陷导致的脏器下垂。汤剂的作用当然更强一些,但是有些人怕苦,喝不下中药,所以丸药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药店里都有补中益气丸,分大蜜丸、浓缩丸和水丸,大蜜丸饭后1小时服用,每次一丸,一天三次;如果是浓缩丸或者水丸则要比说明上注明的服用量稍微大一点:浓缩丸每次10~12粒,水丸每两次三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