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免疫双子星获批恶性胸膜间皮瘤,填补15余年治疗空白
2021年是免疫治疗登录中国的第3个年头 , 短短3年时间里 , 以PD-1/PD-L1为核心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重塑了中国肿瘤治疗的格局 , 继化疗、靶向治疗之后 , 开启了肿瘤免疫治疗时代 。 就在这两天 , 免疫治疗再迎新突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 , 俗称O药)联合逸沃?(伊匹木单抗注射液 , 俗称Y药)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初治的非上皮样恶性胸膜间皮瘤成人患者 。 “免疫双子星”(欧狄沃?联合逸沃?)成为了15年来首个为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新系统性疗法 , 中国双免疫治疗时代正式开启!
本文插图
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开山“鼻祖” , 伊匹木单抗(Y药)是全球最早获批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而此次的获批 , 也使得伊匹木单抗成为了中国的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CTLA-4抑制剂 。
穷“胸”极恶 , 五年生存率不足10%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来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原发肿瘤 , 发病率较低 , 是一种罕见的瘤种 。 胸膜间皮瘤主要分为两个亚型 , 一个是上皮型 , 一个是非上皮型 。 长期暴露于石棉环境是胸膜间皮瘤发生的高危因素[1] , 当石棉细细的纤维被吸入肺部以后 , 引起细胞损伤和慢性的炎症反应 , 由于石棉十分稳定 , 常年累月就会增加患癌风险 。 而且从石棉暴露到发生间皮瘤的潜伏期很长 , 可以长达20-50年[2] 。
胸膜间皮瘤其他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性的BAP1基因突变和既往接受放疗等[1] 。 当携带该突变的人群又不幸接触了石棉 , 内因与外因综合作用 , 罹患胸膜间皮瘤的风险大大增加 。
中国每年约有3000人确诊间皮瘤[3] 。 早期的恶性胸膜间皮瘤症状不明显 , 晚期患者则会出现剧烈的胸痛或呼吸困难 , 绝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 , 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 过去15余年 ,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新药研究进展缓慢 , 长期停滞在以化疗为主的传统治疗模式 , 治疗效果不佳 。 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不足一年 , 五年生存率还不到10%[4] 。 尤其是非上皮亚型的晚期患者 , 生存期更短 , 亟需新药来改善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现状 , 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胸”有成竹:啃‘最硬’的骨头
免疫双子星攻坚告捷!
幸运的是 ,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出现 , 给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希望!针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免疫治疗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 其中 , 领跑的是免疫双子星(欧狄沃?联合逸沃?)的组合疗法 。 此次获批基于一项名为CheckMate-743的临床研究 , 这是首个且目前唯一证实一线双免疫治疗对比化疗能够为所有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随机、III期临床研究 。
- GSK超20亿美元引进,药企巨头青睐:继PD-(L)1/CTLA-4后,TIGIT成免疫新秀
- 免疫力是如何被偷走的?餐桌上或藏着“帮凶”?你或许天天在吃
- CGOG 2021|彭智教授:2021 ASCO胃癌免疫治疗速递
- 外泌体如何支持免疫功效?《Cell》:接力传递外泌体囊泡激活T细胞!
- 2021 ASCO|从不良反应看免疫治疗的疗效
- 延长生存期,适合中国肝癌患者的一线免疫联合治疗!樊嘉院士领衔研究发表《柳叶刀-肿瘤学》
- 阿尔茨海默症,单分子免疫助力早期诊断!
- “八大杀手”可能正在破坏身体免疫系统,你正在做几个?快快避开
- 太狡猾!肿瘤通过产生有害脂肪,让免疫细胞摄取后丧失抗癌能力
- 肝胆胰肿瘤:免疫联合疗法成趋势 | ASCO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