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药物有哪些?及主要心血管毒性汇总( 二 )


第三代EGFR-TKI的代表药物是奥希替尼 , 虽然其疗效更优 , 但心脏毒性明显高于第一、二代 。 一项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反应报告系统的回顾性研究显示 , 奥希替尼与第一、二代EGFR-TKI相比显著增加QT间期延长、心力衰竭和房颤的发生风险 。 奥希替尼导致QT间期延长的问题最初是在一项大规模的Ⅲ期临床试验(AURA3研究)中发现的 。 该研究在EGFR-T790M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中对比奥希替尼和标准化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结果发现 , 虽然奥希替尼在总体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优于化疗 , 但超过4%的奥希替尼治疗组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大部分为1~2级) , 另外有5%的患者出现左室射血分数下降 。 在另一项奥希替尼对比第一代EGFR-TKI的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FLAURA研究)中 , 奥希替尼组中10%的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 , 而对照组(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中只有4%的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 。 该研究中 , 奥希替尼组和对照组中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3%和1% 。 一项荟萃分析显示 , 奥希替尼导致3级以上QT间期延长的发生率约2% 。 因为3级以上的QT间期延长可能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的发生 , 属于致命性的心律失常 , 因此需要停用奥希替尼 , 但停药可能引起肿瘤快速进展 。 关于奥希替尼导致QT间期延长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 , 动物模型研究显示药物导致的QT间期延长可能与PI3K的信号通路抑制有关 。 近年来 , 奥希替尼在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 奥希替尼导致的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和心力衰竭的报道也不少见 。 在奥希替尼的真实世界的研究中 , 越来越多的心血管毒性事件被发现 , 一项队列研究发现奥希替尼导致3级以上严重心血管毒性的发生率高达4.9% , 其中主要为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和心力衰竭 。 因此 , 在使用奥希替尼的治疗过程中 , 需要加强对于心血管毒性的监测 , 及时对症处理 , 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 。

肺癌靶向药物有哪些?及主要心血管毒性汇总
本文插图



2. ALK抑制剂
ALK抑制剂为ALK基因融合的NSCLC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希望 , 因为ALK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一线接受ALK抑制剂治疗的ORR可超过75% , 中位生存期超过5年 , 这在以往晚期NSCLC的化疗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 但ALK阳性的NSCLC患者在心血管病方面存在一个突出的特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风险较高 。 研究显示晚期NSCLC患者中VTE的发生率本身高达8%~15% , ALK基因融合患者VTE的发生率比总体NSCLC患者更高 , 约为36% 。
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也可作用于ROS-1和MET , 其主要心血管毒性为窦性心动过缓和QT间期延长 。 克唑替尼的大规模Ⅲ期临床试验(PRO? FILE1007 , PROFILE1014研究)中 , 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达10% , 大部分为轻度 , 无明显的头晕、乏力或者低血压的临床表现 。 QT间期延长分为两种情况:QTcF≥500 ms的发生率为2.1% , QT间期延长的相对值≥60 ms的发生率约5% 。 另外 , 在克唑替尼用于ROS-1阳性NSCLC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中 , 观察到41.6%的患者存在VTE , 因此不排除克唑替尼的治疗与VTE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