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踝固定与否对不同 Haraguchi 分型后踝骨折疗效的影响( 二 )

1
临 床 资 料
1.1 患者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① 确诊为三踝骨折;② 有完整病历及影像学资料 , 包括手术前后踝关节正侧位 X 线片和术前踝关节 CT 平扫及三维重建;③ 骨折前踝关节功能无障碍 , 且无严重踝关节疾病;④ 随访时间 1 年以上 。 排除标准:① 非外伤性踝关节骨折;② 双侧踝关节骨折;③ 骨折至手术时间> 3 周;④ 合并严重心肺疾病 , 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 2015 年 1 月—2019 年 9 月共 86 例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 。
1.2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9 例 , 女 57 例;年龄 26~82 岁 , 平均55.2 岁 。 骨折位于左踝 43 例 , 右踝 43 例;伴有踝关节脱位 21 例 。 术前均行踝关节正侧位 X 线片检查和 CT 平扫及三维重建评估骨折情况 。 按照Haraguchi 分型进行分组 , 其中Ⅰ型组 38 例、Ⅱ型组 30 例、Ⅲ型组 18 例 。 3 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具有可比性 。 见表 1 。
后踝固定与否对不同 Haraguchi 分型后踝骨折疗效的影响
本文插图
【后踝固定与否对不同 Haraguchi 分型后踝骨折疗效的影响】1.3 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进行外固定 , 给予消肿、止痛、调节骨代谢等对症处理 , 待踝关节皮肤出现褶皱后进行手术 。 通过踝关节外侧入路暴露外踝 , 手法复位满意后使用钢板在腓骨远端进行内固定 。 视主刀医生临床经验决定是否对后踝骨折进行内固定(Ⅰ、 Ⅱ、Ⅲ型组分别行后踝固定 23、21、5 例) 。 通过外踝原切口(10 例)或踝关节后内侧入路(2 例)对后踝进行复位内固定 , 或直接采用拉力螺钉经皮固定后踝(37 例) 。 所有患者内踝骨折经内侧弧形切口复位后 , 用螺钉进行内固定 。 若存在下胫腓联合不稳定(24 例) , 则用 1~2 枚螺钉从外踝穿腓骨和胫骨外侧 3 层皮质进行固定 。
1.4 术后处理及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 3 d 开始进行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 , 术后 6~8 周开始负重锻炼 。
术后定期随访 , 复查踝关节正侧位 X 线片或CT 平扫及三维重建 。 记录并比较各分型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关节平整度、关节退变程度 。 其中 , 关节平整度评价包括正常和欠佳 , 正常定义为无后踝移位或后踝关节面移位≤1 mm , 欠佳定义为后踝关节面移位> 1 mm[8] 。 关节退变程度参照 Domsic 等[12]提出的踝关节炎分级法进行评价 , 分为正常、轻度(有骨赘形成但无关节狭窄)、中度(骨赘形成并关节狭窄)及重度(关节严重狭窄或无关节间隙) 。 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13]评价患者踝关节功能 , 包括疼痛、日常生活质量、关节活动度和关节稳定性 4 个方面 。 比较各分型组内后踝固定组与未固定组 AOFAS 踝与后足评分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