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并发症的预防( 二 )


8.断根移位
断根移位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a.上颌窦底位置低或根尖病变破坏了窦底骨质易发生断根移入上颌窦 。
b.下牙槽突舌侧骨板愈向后愈薄弱 , 故下颌磨牙的断根甚至整个牙均较易被推向舌侧 , 进入下颌骨舌侧骨膜下 , 或穿破骨膜进入舌下间隙 , 下颌下间隙乃致咽旁间c.拔出上颌阻生前牙时 , 偶可发生牙或根进入鼻腔 。
9.口腔上颌窦交通
口腔上颌窦交通多发生于上颌磨牙取根致牙根移入上颌窦 , 窦底穿孔 , 也可因磨牙根尖病变致窦底骨质缺如 , 搔刮病变时穿破窦底 , 如小的穿孔(直径2mm左右)可按拔牙后常规处理 , 使牙槽窝内形成以高质量的血凝块 , 使其自然愈合 。 ?
牙拔除术后并发症
1.拔牙后出血
牙拔除后半小时 , 如仍有明显出血时 , 称拔牙后出血 。
出血原因:绝大多数为局部因素 。 局部因素有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软组织撕裂、牙槽骨骨折、牙槽内小血管破裂、较大知名血管破损 , 如下牙槽血管或后上牙槽血管破裂等 。 血块脱落也可引起出血 。 发生在拔牙出血当时已停止 , 以后因创口感染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 , 称为继发性出血 。 偶有全身因素引起的拔牙后出血 。
处理:应同时从局部及全身两方面着手 , 必要时应会同内科医生协同诊治 。 全身因素引起的出血应以预防为主 , 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常可发现这些全身因素 。
2.拔牙创感染
一般牙拔除后不发生拔牙创感染 , 复杂牙拔除和阻生牙拔除易发生拔牙创感染 , 拔牙创感染分为急性感染、干槽症和慢性感染3种 。
a.急性感染
与拔牙局部创伤大、拔牙前有局部感染灶、患者有糖尿病等有关 。 多发生于拔牙后第2天 , 局部或面部疼痛、肿胀以及张口受限 。 阻生牙以及翻瓣去骨或创伤严重的病例术后12~24小时内可出现明显的面颊部肿胀以及疼痛反应 , 但在3~5天后可逐渐消退 , 不属于急性感染 。
防治:拔牙术中坚持无菌操作 , 尽量减少手术创伤 。 有局部感染灶者拔牙后严禁粗暴的搔刮 , 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 糖尿病患者在病情得到控制的前提下 , 才能进行拔牙 。 术前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 。
b.干槽症
干槽症是拔牙创急性感染的另一种类型 , 以下颌后牙多见 , 特别是在下颌第三阻生磨牙拔除术后 。 在正常情况下 , 即使是翻瓣去骨拔牙术 , 其创口的疼痛2~3天后会逐渐消失 。 如果拔牙后2~3天后出现剧烈的疼痛 , 疼痛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或头顶部放射 , 用一般的止痛药物不能缓解 , 则可能发生了干槽症 。 临床检查可见牙槽窝内空虚 , 或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 , 呈灰白色 。 在牙槽窝壁覆盖的坏死物有恶臭 , 用探针可直接触及骨面并有锐痛 。 颌面部无明显肿胀 , 张口无明显受限 , 下颌下可有淋巴结肿大、压痛 。 组织病理表现为牙槽窝骨壁的浅层骨炎或轻微的局限型骨髓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