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胆型肝炎为药物性肝病,其病程迁延难愈,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 二 )


这种分类被kleiner推荐为病理分类的里程碑 , 这也为现阶段的药物性肝损伤分类提供了理论基础 。 一项研究在1000例药物性肝损伤活检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 全面描述了药物/化学性肝损伤的病理变化 , 并继续在组织学上将药物性肝损伤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 详细描述了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血管损伤以及肝肿瘤 , 分别列出了中毒性肝损伤 。

淤胆型肝炎为药物性肝病,其病程迁延难愈,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
本文插图


此后 , 多位肝脏病理学家对药物性和化学性肝损伤的病理变化进行了药物性肝损伤的分类阐述 。 近年来 , kleiner建议根据损伤类型对药物性肝损伤进行分类 , 并建议病理分类应反映药物性肝损伤的确切命名和损伤程度 。 而经过大量研究充分证明 , 无论药物种类和患者的种族背景如何 , 每个肝损伤靶点的药物反应和基本损伤模式都是相对恒定的 。
【淤胆型肝炎为药物性肝病,其病程迁延难愈,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3、诊断策略
首先要叮嘱患者停用可疑致损伤药物 , 如果在潜伏期后出现肝损伤 , 还要排除由其他原因所致的肝损伤 , 此时可以考虑药物性肝损伤的可能性 , 但是确诊还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停药继续观察生化指标变化趋势 , 同时再借助实验室、影像乃至组织病理学等辅助检查充分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伤 , 才能基本确认是由药物引起的肝损伤 。
有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为专家观点法 , 这也是美国设计的一种方法 , 其需要多达12个步骤的复杂严格的流程构成 , 并且需要反复多轮信息的传递追踪才能得出评估结果 , 而且其需要3名评估人员之间达成一致意见或者多数人意见统一才能证实其结果的准确 。
但是这种方法在临床应用复杂繁琐 , 并且费时费力 , 因此其准确性也无法应用到临床实践当中 。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药物性肝病中除了针对PA2植物引起的肝窦阻塞综合征/肝小静脉闭塞症具有相对特征的地图样改变外 , 没有任何诊断价值的 。

药物毒性体外诱导实验主要包括两种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以及改进型的LTT和单核细胞源性肝细胞样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 。 由于这些实验本身仅仅适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 , 而对于药物性肝损伤也仅仅在判断是否为肝细胞损伤型的药物性肝病 , 在淤胆型和混合型方面的诊断价值仍未有报道进行说明 。
4、病理学诊断
药物性淤胆型肝炎诊断中的病理学特点 , 在以往疾病中病理诊断往往是诊断的金标准 , 但是在药物性淤胆型肝炎的肝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中由于药物特点的不同其病理变化是多种多样的 , 并且病理改变特征涵盖了基本所有肝脏病变的特点 , 仅仅依靠病理诊断是不能确定药物性淤胆型肝炎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