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脾胃病常用八法:补、消、温、清、升、降、化、和( 四 )


如胃气上逆属热者 , 以上方配芦根、茅根 , 亦用《金匮》橘皮竹茹汤 。 芦根、茅根既能清肺胃之热 , 又能生津止渴 , 用于久病伤津、呕吐、呃逆之虚热证 。 老年习惯性便秘常用济川煎 , 可在肉苁蓉、当归、泽泻、牛膝、枳壳等润下降泄之品中佐用升麻 , 升麻配牛膝 , 一升一降 , 使清阳得升 , 浊阴自降 。

治疗脾胃病常用八法:补、消、温、清、升、降、化、和
本文插图


七、 和法在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
和法是通过和解的作用 , 以祛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 。 和法适用于脏腑气血不和 , 或寒热混杂 , 或虚实互见的病证 。 故凡邪在少阳、募原 , 以及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失调、营卫不和等致病时 , 都可以和法治之 。
无论外感 , 还是内伤;无论脾胃自病 , 还是他脏影响 , 均可导致脾胃生理功能异常 , 在病理表现上常见有脾胃虚弱、脾胃气滞、脾胃不和、胃热脾寒、脾胃湿热、胆胃郁热、肝气犯胃等证 。
脾胃因其特殊的生理特性及病机特点 , 治疗上当以调和脾胃为基本治疗原则 。 张声生教授治疗脾胃病常用的和法:调和脾胃 , 如枳术汤;调和肝胃 , 如四逆散;调和肝脾 , 如当归芍药散;调和胆胃 , 如大柴胡汤;调和胃肠 , 如半夏泻心汤;和解少阳 , 如小柴胡汤 。 其应用规律是:寒热并用;升降并用;扶正祛邪并用;表里双解 。

治疗脾胃病常用八法:补、消、温、清、升、降、化、和
本文插图


八、 化法在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
化法包括化湿、化痰、化瘀 。 张声生教授认为许多脾胃病反复发作 , 皆与痰湿有关 , 而痰湿的产生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 。 在痰湿的形成中 , 脾土的强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正所谓“脾为生痰之源” 。 张声生教授认为脾胃共处中焦 , 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 同时足阳明胃为十二经之长 , 为多气多血之脏 , 胃络受损则痰瘀易于互结 。
脾胃病初病 , 即可影响脾胃气机升降 , 气机停滞不行则气滞 , 气滞不行日久则津液停聚 , 聚则为痰;气有郁滞 , 则血亦随之停积 , 变为瘀血 , 终致痰瘀互结 。 病势缠绵日久 , 邪气久羁 , 气血皆伤 , 则可导致血瘀凝痰 , 阻滞经络 。 张声生教授在治疗慢性难治性脾胃病时 , 尤重视祛瘀逐痰 。
临床化瘀活血法多选用以下几种方法:
养血活血法:选用当归、丹皮、丹参、生地黄、赤芍、鸡血藤等 , 具有养血和血脉作用 , 血脉充盈 , 流行畅达则瘀血自能疏通 。
活血祛瘀法:多选用川芎、蒲黄、红花、五灵脂、郁金、三七、益母草、泽兰、苏木、延胡索、乳香、没药等 , 具有活血、行血、通瘀作用 , 瘀血去则新血自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