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天天吃的大米饭,你真的了解它吗?


5月22日13时07分 ,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袁隆平
在长沙逝世 , 享年91岁 。
这位一生浸在稻田里 , 把功勋写在大地上的“杂交水稻之父”曾一次次创造了水稻亩产量的奇迹 , 让中国人“端牢饭碗” 。
在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新闻下 , 有这样两条让人泪崩的网友评论:

几乎天天吃的大米饭,你真的了解它吗?
本文插图
几乎天天吃的大米饭,你真的了解它吗?
本文插图


如今 , 市场上泰国香米、日本有机大米、五常大米等等 , 打着各种标签的“米中新贵”不断涌现 , 让人眼花缭乱 。 的确 , 对我们来说 , 吃米饭实在太平常了 。 但是 , 面对每天都出现在我们餐桌上的大米饭 , 你真的了解它吗?
你的牙齿爱什么米?
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食物(地位仅次于小麦)——世界上每人每年要消耗掉65公斤的大米;全球大约有10亿人从事与水稻种植有关的工作;如果水稻突然绝种 , 至少有15亿人会陷入饥荒 。 这些简单的数字 , 足以让水稻四平八稳地坐在“社稷坛”上接受朝拜 。 谁曾想 , 它们的祖先不过和稗草一样 , 就在湖沼边的淤泥中恣意疯长 。
【几乎天天吃的大米饭,你真的了解它吗?】虽然大米的口感味道都有不同 , 但我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吃到的米饭都是由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提供的 。

几乎天天吃的大米饭,你真的了解它吗?
本文插图
如果有机会深入非洲 , 有可能吃到它的兄弟 , 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的籽粒 。 不过 , 后者的产量和种植面积都不及前者 。 如今 , 亚洲栽培稻大有一统江湖之势 。

在基因组检测技术之前 , 面对纷繁的稻米品种 , 连分类学家都搞不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 没办法 , 粳米的圆润清爽 , 籼米的纤细柔美 , 糯米的软糯鲜甜 , 完全不像是从一个娘胎出来的种子 。
目前的分析技术已经可以查到它们的“家谱” , 所有的这些稻米都来自一个祖先——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 在这个过程中 , 最关键的变化竟然是一个基因的缺失 。
野生稻同其他禾草一样 , 种子成熟之后 , 就会随风洒落(如果没感觉 , 去抖抖干黄的狗尾草吧) 。 更麻烦的是 , 无法确认它们究竟什么时候成熟 , 如果每天去收集一点 , 那些稻米恐怕还抵不上消耗在田里的食物 。 还好 , 普通稻米“种子散播”的基因总有出错的时候 , 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亚洲栽培稻 。
经过对粳米、籼米进行基因分析 , 最终确定这两兄弟 , 是从不同地域的普通野生稻群体中起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