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后,如何规范化治疗?


心肺复苏后,如何规范化治疗?
本文插图


欧洲复苏委员会和欧洲重症监护医学会2021年指南解读
摘要
基于2020年国际心肺复苏科学共识和治疗建议 , 欧洲复苏委员会(ERC)和欧洲重症监护医学会(ESICM)合作为成年人制定了心肺复苏后的治疗指南 。 该指南所涵盖的主题包括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心脏骤停原因的诊断、患者的氧合和通气控制、冠状动脉再灌注、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管理、癫痫控制、体温控制、一般重症监护管理、预后判断等一系列问题 。
1. 心肺复苏后的立即治疗
复苏后的治疗应在持续ROSC(自主循环恢复)后立即开始 , 无论患者在院前还是院内(下图) 。
重要图片 , 建议收藏

心肺复苏后,如何规范化治疗?
本文插图


对于院外心脏骤停 , 应考虑转运到心脏骤停中心 。
2. 心脏骤停原因的诊断
2.1 如果有心肌缺血的临床(例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电图证据 , 应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 如果冠状动脉造影不能确定病因 , 可接下来进行颅脑CT脑和/或CT肺血管造影检查 。
2.2 在患者收治入院时、冠状动脉造影前或后进行颅脑和肺部CT检查以识别呼吸或神经系统的病因 。
2.3 如果患者有迹象或症状表明有神经或呼吸原因(例如患者既往有头痛、癫痫、神经功能障碍;或有明确呼吸道疾病伴气急或有低氧血症的记录) , 应进行颅脑CT和/或CT肺血管造影检查 。
3. 气道与呼吸
3.1 ROSC后的气道管理
3.1.1.在实现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 , 应继续进行气道和通气支持 。
3.1.2. 患者有短暂的心脏骤停且大脑功能立即恢复正常、呼吸正常时可能不需要气管插管 , 但如果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4% , 应予面罩给氧 。
3.1.3. 如果患者在CPR期间还没有气管插管 , ROSC后仍处于昏迷状态、或有其它镇静和机械通气的临床指征 , 则应给予气管插管 。
3.1.4. 气管插管应只由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进行 , 他们的成功率更高 。
3.1.5. 必须通过二氧化碳波形描记法确认气管导管的正确放置 。
3.1.6. 在在场人员缺乏气管插管经验的情况下 , 合理的方法是插入声门上气道(SGA)或用基本技术维持气道 , 直到熟练的气管插管人员到场 。
3.2 氧合的控制
3.2.1. 在ROSC后 , 应使用100%(或最大可用)的氧浓度给氧 , 直到动脉血氧饱和度或动脉氧分压能够可靠地测量 。 (弱推荐 , 非常低的确定性证据)
3.2.2. 我们建议在任何情况下 , 对心脏骤停后ROSC 的成人患者应避免低氧血症(强烈推荐 , 非常低的确定性证据) 。
3.2.3. 患者ROSC后 , 一旦可以可靠地测量SpO2或获得动脉血气值 , 则应滴定吸入氧浓度以使患者的氧饱和度达到94–98%或动脉动脉血氧分压(PaO2)达到10–13 kPa或75–100mmH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