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如果你总没有自知之明、否认偏激,很可能属于“化石脑”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如果非要认为自己公正、客观、理性又冷静 , 那么一个人做结论的时候通常不会斩钉截铁 。
因为真正了解知识瀚海深度和广阔度的科学家或学者 , 深知所谓科学研究 , 只是当下这个阶段 , 对这一事物的一种阶段性认知 , 远没有抵达吃透、弄通、了若指掌的地步 。
对于普通人来说 , 更是如此 。
每一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 , 受教育程度不一 , 性格喜好偏向各异 , 呈现出来的行为、举止、话语理所当然会不一样 。 这种不一样 , 显然不容易更改 。
但作为社会性动物 , 人会逐渐在与社会群体共处之中 , 获得群体共性 , 逐渐体现出趋同性 , 从而逐渐隐藏或消弭掉自己身上一些独特的东西 , 以融入到群体当中 , 获取政治、经济、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收益 。

心理学:如果你总没有自知之明、否认偏激,很可能属于“化石脑”
本文插图



简而言之即:人的社会属性 , 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生存能力 。 然而 , 即便如此 , 人自身的性格、人格、主张、观点 , 很多时候也都保持着独立性 。
这是因为 , 每一个人都有自我价值需要去实现 , 每一个人都处在自己的境遇场域空间内 , 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完全不同的人格或性格特征 。
我们无法去指责某人的性格或人格不对 , 因为我们自身也不代表正确 , 更不具备任何完整性 。
因此像刺猬一样 , 既群聚取暖 , 又保持适当的距离 , 是每一个社会人都应该学会和理解的方式方法 。 而拥有这种尊重他人人格性格特征 , 同时又透彻理解其人格的心理认知能力 , 就显得尤为关键 。
具备了一定的心理认知能力 , 也就是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储备 。

心理学:如果你总没有自知之明、否认偏激,很可能属于“化石脑”
本文插图



当我们再去观察他人时 , 我们将会因为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人格轮廓识别能力 , 而充分知晓何时进 , 何时退 , 从而避免与人发生不必要的争执 。 譬如人们经常会问:怎样跟生活中常见的“偏执型”人格的人相处?
偏执型人格全称 , 应该是“偏执型人格障碍” , 它属于人格障碍的一种 , 也有学者将这样的患者称为“化石脑”患者 。
据调查表明 , 我国目前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总量 , 占心理障碍人数总量的5.8% 。 通常情况下 , 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 , 都很少有自知之明 , 且对自己的偏执、过激行为一般持否认态度 。
并且 , 即使他自己意识到自己有这一问题 , 本人也很难有任何改变 。
此外 , 当偏执型人格的人愿意向外界求助时 , 他们对外人的指导却始终保持怀疑和不确认 , 这就使得来自外界的指导难以维持下去 , 过不了多久 , 本人又陷入了从前的状态之中国 。 偏执型人格患者的患病率为0.4%~1.6% , 且多见于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