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功能区胶质瘤?解读功能区定位最新观点及手术策略( 六 )


术中脑功能定位技术:强烈推荐:直接电刺激定位功能区皮质(2、3级证据);推荐:体感诱发电位定位中央沟 , 持续经颅或经皮质运动诱发电位监测运动通路完整性 , 直接电刺激定位皮质和皮质下功能结构 , 神经导航结合术前功能磁共振定位影像 。
运动区监测:①运动区阳性表现为对侧肢体或面部相应部位肌肉出现不自主动作 , 同时可记录到肌电活动;电刺激运动前区或辅助运动区可能引起复杂运动 。 ②运动区皮质下需要监测和保护的重要结构为锥体束 。
感觉区监测:感觉区阳性表现为对侧肢体或头部脉冲式的异常感觉 , 多表现为麻木感;刺激感觉区有时也可引起肢体运动 。
语言区监测:推荐的语言任务有:数数和图片命名 。 电刺激过程中 , 患者出现的异常表现(包括:语言中断、构音障碍、命名错误、反应迟钝、语言重复等)均提示该区域为物体命名相关语言中枢 。 图片材料推荐选用经过汉语语言标准化的物体图片 。 语言区皮质下需要监测和保护的重要结构有弓状束、上纵束、下枕额束、额斜束、下纵束等 。
切除策略:在保留重要功能结构的前提下 , 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尽可能切除病变 。 目前国际公认的切除安全范围应至少距离阳性刺激区5mm(3级证据) 。 同时注意保护正常动脉及脑表面重要引流血管 。 通常先切除非功能区肿瘤 , 然后逐步推进至重要功能区附近 , 切除过程持续监测患者功能状态 , 可以存在皮层下重要通路 , 即时进行皮质下电刺激 , 以确定重要皮质下功能结构并予以保护 。 切除病变后 , 可应用术中MRI扫描、术中超声、或荧光造影等技术观察病变有无残留 。
5、术后评估及预后:强烈推荐术后24-72h内行MRI检查 , 高级别脑胶质瘤以MRI增强、低级别脑胶质瘤以T2/FLAIR的容积定量分析为标准 , 评价肿瘤切除程度 。 推荐分别在术后1~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患者的KPS评分、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等 。 评价过程推荐采用神经影像与行为量表相结合的方式 。 应用唤醒手术直接皮质及皮质下电刺激技术定位和保护功能区 , 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术后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多可在3个月内恢复(3级证据) 。
参考文献:
1.中国胶质瘤临床管理指南.2020
2.脑胶质瘤指南(20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