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尹明:HBV感染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HBV是一种嗜肝的DNA病毒 , 会引起人类急性或慢性肝炎 。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原因[1]1965年 , Blumberg等[2]在澳大利亚土著人检测到HBsAg , 称为“澳大利亚抗原” 。 1970年 , Dane等[3]通过电镜检测到HBV完整的病毒颗粒 , 称为“丹氏颗粒” 。 HBV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 , 它的自然宿主限制在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身上 , 包括黑猩猩(chimpanzees)、大猩猩(gorillas)、长臂猿(gibbons)和猩猩(orangutans) 。 这些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研究 , 受到伦理和饲养等限制 , 只有很少的实验室有条件开展 , 并且黑猩猩在欧洲已被禁止用于实验研究[4] 。 直到2012年 , 李文辉团队[5]发现HBV感染肝细胞的关键受体 , 是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稳定表达人NTCP的HepG2细胞系(HepG2-NTCP , 自然状态下HepG2不能感染HBV)可以感染HBV 。 2016年 , Lempp等[6]发现 , 小鼠肝细胞转入人NTCP后可以支持HBV的进入 , 但不能转录、翻译和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 。 2017年 , Lempp等[7]将食蟹猴、恒河猴和猪的肝细胞表达hNTCP , 这些细胞变得HBV易感 , 效率与人肝细胞相当 。 以上研究表明 , 不同物种间的差异 , 如肝细胞的结构、微环境和(共)受体 , 或者血液中的可溶性因子 , 影响了HBV的易感性和感染效率 。 这也从侧面表明 , HBV侵入、修复、cccDNA形成(非必须)、转录、复制、组装、释放、慢性感染和再复发机制的复杂性 , 特别是还未弄清楚造成物种间差异的原因 , 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基础研究 。 目前CHB抗病毒治疗通过口服核苷(酸)类似物(NUCs)可抑制HBV复制 , 安全性高 , 但很少发生HBsAg清除及血清学转换 , 停药无期;只能在不到10%的CHB患者中实现“功能性治愈” 。 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可使10%~30%的患者清除HBeAg , 并发生HBsAg血清学转换 , 兼具免疫调节特性;但耐受性差 , 存在不良反应[8] 。 在研的抗HBV药物或者疗法分为两类:(1)抑制或者沉默病毒的复制 , 如HBV进入抑制剂、cccDNA及其转录活性抑制剂、基因表达抑制剂、核衣壳组装和pgRNA包装抑制剂、HBsAg分泌抑制剂、RNAi和Crispr/Cas技术敲除等;(2)激活或者诱导免疫反应 , 如免疫调节剂、干扰素、Toll样(病原体识别受体)受体激动剂、免疫检查点调节剂、治疗性疫苗和改造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等[8-9] 。 理想的临床前动物模型既需要模型中有较高的HBV病毒含量 , 也需要相应的免疫环境 。 遗憾的是 , 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模型 , 能够真实地再现HBV感染的免疫和发病机制 。 由于鸭子、土拨鼠和树鼩是非标准化的实验动物[4] , 而hNTCP转基因的食蟹猴、恒河猴和猪等模型还没有成功的报道 , 本文主要综述小鼠HBV模型的最新进展(表 1) , 为临床前HBV药效实验和HBV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