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抗菌药物引发“药物热”大总结!( 二 )


热原反应:是输液被细菌、病毒或微生物产物等生物性微粒污染导致输液中或输液后出现出现体温升高甚至高热,伴之以寒颤、血压下降,严重者甚至休克、死亡。引起热原反应的成分主要是内毒素,热原来源主要包括:药物原料本身含有热原,或在配制过程中污染,储存期间产生热原或发霉变质。输液器及各种用具被致热原污染。输液前液体配制及输液时的操作不规范,引起液体污染。除药品质量外,联合用药产生的热原叠加现象以及滴注速度过快也可能导致热原反应,如庆大霉素一日一次大剂量给药可能引起发热、寒战、心动过速伴高血压或低血压、呼吸道症状和肌肉抽搐,呈剂量依赖型。热原发生后需立即停止输液,予降温、升压等对症治疗。
类热原反应:主要由于输注液体中存在着大量不溶性微粒、微晶和被输液人员的个体差异引起,临床多表现为输液时突然出现畏寒、寒战并伴有脉率加快,四肢厥冷,后出现发热。急性反应可在输液后24 h内出现,远期反应最长可在连续输液十几天后发生。发热程度与单位时间内输入的微粒在循环系统中累加蓄积量相关。类热原反应一般停止输液不做处理即可消失。
输液静脉炎:是指输液时穿刺点局部感到不适或有轻微疼痛,进而局部组织有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并出现沿静脉走向索状红线,久之可触及条索状硬结,严重者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抗菌药物是致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可能与药物对内皮细胞的毒性有关。不同抗菌药物引起静脉炎的可能性不同,静脉炎发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包括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双氯西林、一二代头孢、奎奴普丁/达福普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药物输注的速度和频次也有一定影响。
RMS:是一般特指万古霉素静脉给药过程中,发于颜面、颈部、上肢的红疹伴瘙痒,可有头痛、寒颤、发热、唇周麻木等症状,偶伴有低血压、心动过速和神经血管性水肿,其症状与即发型变态反应相似,但不同于变态反应的“全或无”现象,RMS的发生与万古霉素的滴注速度和首剂量相关,是非IgE介导的、由药物直接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继而释放组胺所致。静脉输注替考拉宁、头孢吡肟、两性霉素B、利福平、腹腔注射或口服万古霉素也可能引起RMS。RMS通常可予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缓解或预防。
3
药物药理学作用
药物药理学作用引起的发热反应包括赫氏反应和类赫氏反应。赫氏反应是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螺旋体病时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通常发生在首次给药几个小时内,表现为发热、头痛、战栗、萎靡、低血压、盗汗等。在治疗梅毒时发生率较高,易见于早期潜伏梅毒,也出现在莱姆病、细螺旋体病和回归热治疗时。涉及的抗菌药物主要是青霉素,也包括头孢菌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
与赫氏反应类似,在抗结核病治疗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矛盾反应”,即在化疗过程中突然出现病变恶化或出现新病灶,尤其在强化治疗时,可能突然出现高热、盗汗、乏力,可有淋巴结肿大或增多,胸腔积液,甚至出现脑膜炎、脑结核、心包炎等,在HIV阳性患者中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要高于HIV阴性患者。
4
特异质反应
特异质反应是一类发生概率低,难以预测的药物不良反应,通常由个体生化机制异常所致,与患者遗传因素、年龄、性别、身体状态等因素相关,与药物药理效应无关,且与临床剂量无明显关系。特异质不良反应可发生在各个器官,然而最常见损伤在皮肤、肝脏和血细胞。与抗菌药物相关的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患者接受磺胺类、硝基呋喃类或氯霉素治疗时可引起血管内溶血反应,临床表现以黄疸、血红蛋白尿为主,均有不同程度贫血,可伴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腰痛。
5
药物相互作用
有些抗菌药物药物虽单独使用时极少引起发热,但仍需警惕与其他药物的联用。
表2不同机制药物热的临床特征和主要涉及的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