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抗菌药物引发“药物热”大总结!

本文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不明发热,当心是药物热!
药物热是一种药物不良反应(ADR),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停药后消失的,临床医生仔细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后无法明确原因的发热反应。由于药物热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因此临床上常常被误诊和治疗。
但与其他发热不同,药物热停用可疑药物后可自然消失。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掌握药物热的诊断思路、临床常见引起药物热的药物和高危人群,对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评价医疗质量及成本效益分析均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上引起药物热的药物种类和数量有很多,但最常见的有抗菌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和心血管药物。本文对抗菌药物引发的药物热相关机制及治疗进行了总结,以助于临床医师药师更好地理解药物热,并用于临床与其他发热进行鉴别。
药物不同,“发热”时间不同
药物热可能会在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间段里出现,但所使用的药物不同,其出现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药物热出现的平均时间为7~10d。比如: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药物热的中位数是12h,平均6d,抗菌药物引起的发热的中位数为6d,平均时间为7.8d,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出现的中位数为16d,平均18.5d)和心血管药物(中位数为10d,平均为44.5d)出现的时间相对较长。
药物热有许多发热类型,常见类型包括: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发热的最高体温平均值为38.5℃。患者虽然发热,但一般没有明显不适症状,患者自己也无法解释发热的原因。另外,随着体温升高,患者心率不会随之加快。当患者出现心动过缓时,体温要达到38.9℃,并排除窦房结疾病和影响心率药物的影响后,考虑为药物热所致。有18%~29%的药物热患者合并有过敏性皮炎表现,大部分皮疹以斑丘疹为主,有些患者伴或不伴荨麻疹。即使没有发生皮肤反应,也不排除药物热可能。
药物热出现,这5大反应是“幕后黑手”
多数药物引起发热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与抗菌药物有关的机制主要有:变态反应、用药过程相关反应、药物药理学作用、特异质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其中,变态反应被认为是最主要的机制。
1
变态反应
狭义的药物热指的是药物变态反应引起的体温升高。变态反应可分为四种类型:
表1变态反应类型及特点
 重磅!抗菌药物引发“药物热”大总结!
文章插图
药物变态反应所致药物热可表现为单独的药热,或伴有皮疹和关节肿痛等症状,或发热后继发皮疹、皮肤剥脱和内脏损害等严重病变,具有以下特点:有一定的潜伏期;停用致敏药物后发热可消退;再次使用原致敏药物体温可迅速升高。
抗菌药物中最常见的为青霉素类,其次为头孢菌素类和磺胺类。药热发生时间通常在服药后7~10天,若之前已被致敏,则可药热可出现在服药后数小时内。若不停用致敏药物,发热持久不退,停药后一般可在72h内消退,但也有的药物热可持续较长时间,如替考拉宁引起药物热在撤药后仍可持续9天,可能与替考拉宁半衰期较长有关。
尽管药物变态反应介导的药物热在停用致敏药物后通常预后良好,但可能是其他严重变态反应的首发症状,如药物剥脱性皮炎、红斑性狼疮样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常常先有发热,故及时发现药物热并停用致敏药物,对预防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有一定意义。
2
用药过程相关反应
用药过程中引起发热的相关反应包括两性霉素B输液反应、热原反应、类热原反应、静脉炎和红人综合征(red man syndrome,RMS)。
两性霉素B输液反应: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常常引起发巨噬细胞热和寒颤,两性霉素B输液相关发热与输液速度无关,快速输注和慢速输注有相同的发生率,但不同的剂型发生率不同,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钠盐最高,其次为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物,最低为两性霉素B脂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