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不合时宜”的胡大一:中国冠脉支架之父的二十年反支架运动

心脏支架降价,不代表过度医疗消失。
74岁的心脏病专家胡大一,和心脏支架的“纠缠”,每十年左右,都有阶段性变化。
1989年,43岁的北京朝阳医院心外科医生胡大一,从美国进修回来后,邀请一名意大利籍美国医生在一个心脏简单病变的病人身上,为解决冠脉狭窄,演示了冠脉支架示范手术——这是当时国外的最新技术,也是中国第一台冠脉支架介入手术。
做了一例,他便紧急叫停。
这是因为,装支架的地方容易长血栓,而血栓容易导致急性心梗,在心脏只有简单病变的病人身上使用,得不偿失。装支架后需要服用药物预防血栓,但当时除阿司匹林外,尚无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实现 “双抗”。
8年后, “双抗”药物出现,让冠脉支架手术多了一道安全保险,成为挽救死亡率极高的急性心梗病人生命的一项关键技术。
由此,胡大一成为全国推广支架力度最大的医生。
他在北京朝阳医院办起了介入治疗技术的“黄埔军校”,面向全国招生,如今全国多数心内科主任都曾是他当时的学生。
“我每天晚上讲课,白天做示范,谁都可以来听。全国各地来参加培训的医生,学习都免费。他们住居民楼的地下室,生活很艰苦。”——当时装支架的包括不少心梗病人,对死亡率极高的这一人群,一个支架开通就能救命,先抢救后付费。在他记忆中,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而10年后,胡大一的激情开始转变为愤怒——他由中国冠脉支架之父成为反对支架滥用的第一人。
在开办“黄埔军校”后的十几年中,冠脉支架已逐渐不需胡大一一己之力推动。心脏介入手术已由顶级三甲医院下沉到县级医院,手术量由2000年的2万例,暴涨到2017年的70余万例。
暴涨背后的一个重要逻辑,是暴利。
心脏|“不合时宜”的胡大一:中国冠脉支架之父的二十年反支架运动】2020年11月,国家医保局揭开了动辄万元的支架背后的秘密:万元支架降至百元,利润高达40倍!——支架利润高于贩毒的批判并非危言耸听。
支架,由胡大一推动时的“救命”,异化为不当逐利行为留在病人体内的痕迹。
2008年左右,他发现支架使用范围越来越大。除了用于治疗心梗和心绞痛,甚至在一些症状不明显的病人身上也开始使用,动辄3个以上的支架被植入心脏。曾在胡大一门下学习过技术的一个医生,在他的一个病人心脏中植入了13个支架!
到处公开炮轰支架滥用的胡大一,开始成了不受欢迎的人。反对他最激烈的,许多是他当年曾教过的学生——人性有时总让人悲观,有时铸成群体坚不可摧长城的,是利益,而不是价值观。
心脏支架降至几百元后,胡大一却不是人们想象中那个鼓掌最激烈的人。
“支架降价不意味着过度医疗的中止,支架降了,过度医疗不中止的话,许多医生可能会转向用药物球囊和可降解支架。”
现在的胡大一,已由以临床治疗为主的中国第一个支架推广者,变成了呼吁心脏病“预防”和“康复”的“网红”。
这也是他下一个十年的开始。
从一个月前的心脏支架国家集采开始,胡大一讲述了皆为序章的过往。
说我国没有支架过度使用,是谎言!
(冠脉支架)最终砍到了711甚至469元,是我没预料到的。说实话,我很困惑。
我听说,国家刚开始提出的天花板价是2850元。我不在现场,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出现这种断崖式跳水?
很多医生以为我倡导集采,就一定参与了集采。但自始至终,没有任何部门问过我支架集采的事。
更精确一点,我反对的是过度治疗。如果从根本上不解决医疗行为规范的问题,还会有新的东西被过度使用。我听说,现在一些医生开始倾向使用药物球囊,以及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性价比无优势的可降解支架。或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把更多的医疗费用转移到患者自付。
我最不赞同的是,参与集采的某专家在央视上讲了几点,想说明支架没有过度使用,只是贵了一些。这个我坚决反对。他说中国平均一例手术使用的支架是1.5个,和国际持平,没有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