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动脉测压在非心脏大手术中早期发现和治疗低血压的作用


编译:
张金祥、王娜

点评:袁红斌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术中低血压与术后心肌损伤、急性肾损伤和围术期死亡率密切相关 。 但是目前对术中低血压的阈值还没有一致的定义 , 平均动脉压(MAP)65mmHg是心肌损伤的一个阈值 , 也是术后30天死亡的主要原因 。 因此本文将MAP65mmHg作为判断术中低血压的阈值 。 术中血压监测通常包括无创血压监测(示波法)和有创血压监测(动脉内置管) 。 有创法可提供连续的血压监测 , 临床上通常用于某些复杂手术或伴有严重并存疾病的患者 。 传统示波法可通过充气袖带进行无创血压监测 , 但仅能提供2-5分钟的间歇数据 , 通常用于相对健康的拟行中低风险手术的患者 。 两者之间 , 不同机构的选择存在巨大差异 。 本期带来《Anesthesia &Analgesia》一项研究 , 旨在探究持续有创动脉内测压是否可以减少术中MAP<65mmHg的曲线下面积(AUC) 。
背景与方法
持续的血压监测有助于术中低血压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 本文最初计划通过试验来验证动脉内测压可以降低严重并发症、再次住院和死亡的发生率(建议患者样本量>3000) 。 因进展缓慢 , 在对307名患者进行试验后 , 这一试验被执行委员会叫停 。 利用现有数据 , 研究者检验了一个基本假设 , 即在接受大型非心脏手术的成年人中 , 有创动脉内测压监测可以减少术中MAP<65mmHg的曲线下面积(AUC) 。 其次 , 研究者进一步验证了假设:动脉内测压的使用可以降低术中MAP小于60mmHg和70mmHg的概率 , 并且使用动脉内测压的患者在术中给予了更多的血管升压药 。 在纯探索性的基础上 , 研究者还全面分析了之前放弃试验的原始合成结果 。
该项随机对照试验共招募307名患者 , 纳入标准:拟行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和/或区域麻醉 , 手术时间≥2小时) , 18至90岁 , ASAII~IV级 。 患者随机接受动脉内测压或示波法测压 , 除血压监测方法外 , 麻醉或围手术期管理的其他方面均不做干预 。 期间 , 麻醉医生可根据实际需要更改血压监测方式 。
数据收集:
人口统计学和形态测量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类型和持续时间、ASA分级和合并症) , 麻醉详细资料(包括术中用药、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管理、液体和血液制品用量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 。 术中血压数据均由围术期健康管理系统记录 , 由于电子麻醉记录本身存在大量伪像 , 删除伪像标准如下:
1. 人为记录的血压数据;
2. 数据超出范围
a. 收缩压(SBP)≥300mmHg或者SBP≤20mmHg
b.脉压差≤5mmHg
c.舒张压(DBP)≥225mmHg或DBP≤5mmHg
d.MAP≥250mmHg或者MAP≤25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