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陆羽说茶有九难,但对于好茶来说,它有十难,这是茶真实的修为!( 二 )


文章插图
好茶的第三难 , “器” 。
《茶经》原文指的是煮茶的器具 。
延伸至今 , 可以泛指所有泡茶、煮茶的工具 。
茶汤滋味的好坏 , 会受到茶具选择的影响 。
唐代人的煮茶 , 器具很丰富 。
包括风炉、筥、炭挝、火荚、夹、纸囊、碾、罗盒、则、水方、漉水囊等共计二十四件 。
每一件 , 都缺一不可 。
陆羽认为 , 器具如果沾染了异味 , 不再适合使用 。
像晴雯最后在病中喝到的那碗茶 , 用了个带膻味的茶碗 , 明显会干扰到品茶的效果 。
现代的泡茶煮茶 , 用具以实用为佳 。
泡茶 , 最好用白瓷盖碗 , 普适简单 。
质地细腻的瓷质盖碗 , 不吸附茶香与茶味 , 茶汤倒出过程干净利落 , 易清洗 , 性价比高 。
泡好茶 , 白瓷盖碗的优势明显 。
现代化的煮茶 , 建议用高硼硅玻璃壶 ,或者粗陶壶 。
搭配电陶炉 , 一同使用 。
材质透明的玻璃壶 , 耐热耐高温 , 方便观察汤色变化 , 不对茶汤的香气滋味造成任何负面干扰 , 底部不容易残留茶渍茶垢 , 用于煮茶省心省力 。
除此外 , 任何金属材质的壶 , 不建议直接煮茶 。
因为金属离子容易与茶汤内的多酚类物质发生反应 , 煮出来的汤水颜色和滋味都会有不利影响 。
茶叶@陆羽说茶有九难,但对于好茶来说,它有十难,这是茶真实的修为!
文章插图
好茶的第四难 , “火” 。
《茶经》原义是指烤茶饼用的柴火 。
唐朝的士大夫们 , 在开始煮茶前 , 会让小厮先将茶饼烤一烤 。
烤茶用的材料很有讲究 , 为避免品质不佳的木材 , 本身具带的异味沾染茶饼 。
以致于 , 最终会损坏茶汤的品质 。
所以 , 烤茶饼的火 , 最好是用炭火 。
由于炭的吸附性强大 , 如果是沾染上腥膻、油腻气味的木炭 , 不能再用于茶事 。
可见 , 古人对一杯好茶的诞生 , 拥有着细致的追求 。
时至今日 , 聊到茶叶里的“火” , 最有代表性的是闽北乌龙里的武夷岩茶 。
岩茶的加工 , 必经过炭焙 。
炭焙时 , 木炭原料的好坏 , 炭焙的方式(明火焙、暗火焙)、炭焙的时间、焙火的温度等 , 都会影响岩茶的品质 。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
一杯香清甘活的好茶 , 得来不容易!
茶叶@陆羽说茶有九难,但对于好茶来说,它有十难,这是茶真实的修为!
文章插图
好茶的第五难 , “水” 。
水 , 指的是煮茶/泡茶的水质 。
精茗蕴香 , 借水而发 , 无水不可论茶也 。
水质对茶汤风味的影响 , 关系密切 。
高质量 , 有追求的喝一回茶 。 不但要茶好 , 还要水好 。
茶者 , 水之神也;水者 , 茶之体也 。
泡茶煮茶的水质不好 , 会白白的毁了一壶好茶 。
陆羽的年代 , 提到煮茶的用水 。
他提倡的观点是 ,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 ”
煮茶的水 , 用山泉水最好 , 其次是江河的水 , 井水最差 。
至于山水 , 最好是用有流动但水流不急的水 , 比如乳泉、石缝渗流 。
借助天然的层层山岩过滤 , 这样的山泉水品质最佳 。
然而 , 随着历史的发展 , 时代的变化 。
相比起盛唐时期 , 现代的自然环境已经受到了明显污染 。
除了藏于深山的泉水外 , 大部分江河湖泊 , 包括井水在内的自然水源 , 不推荐用于泡茶 。
现代化的生活里 , 对很多人而言 , 取山泉水泡茶难度较大 。
而出厂经过消毒的自来水 , 大多水质偏硬 , 会影响茶汤风味 。
总体而言 , 经过包装的 , 可以长期订购的纯净水、低矿化度的矿泉水 , 更适合现代喝茶需要!
茶叶@陆羽说茶有九难,但对于好茶来说,它有十难,这是茶真实的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