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传统发式( 七 )


金女真人不仅好戴耳饰,就是男人也“耳垂金银”。
《金史》卷八载,金朝对首饰材料也是有所规定:
妇人首饰,不许用珠翠、钮子等物,翠毛除装饰花环冠子,余外并禁。到了明清之际,满族先民女真人男人戴耳环耳钳已不多,但女人戴耳钳之俗却已成风尚,而且与中原汉族人大有所异。汉族女人是左右耳各戴一只耳钳,内涵儒家不偏不倚的中正、中和的中庸思想。而身为北方马上民族的满族女人,则没有这些深奥的说头,只是以己之所好而进行装饰,是“一耳戴三钳”。
这种一只耳朵上连扎三个耳孔,佩戴三个耳钳的俚俗,是一种满族十分重要的民族标识。清乾隆年间,由于满洲八旗进入中原地区已久,深受汉族传统文化的同化影响,许多满族女人已按汉俗双耳各佩一只耳钳。乾隆皇帝得知民间旗民女子已改旧俗十分重视,还专门发了一道上谕:
旗妇一耳戴三钳,原系满洲旧俗,断不可改饰。
满族人家的父母,除了给自己稍大一些的女孩儿梳“小山羊角”髽鬏,还喜欢给女孩儿梳“王八辫儿”。这种满头都是油黑小辫的“王八辫儿”,辫梢飘着红绿彩绸结十分活泼亮丽。待女孩儿到了十一二岁便开始留发。额头上留“刘海”遮住鬓角,头发是从正中分缝,在脑后聚拢在一起,扎上两寸左右长的红头绳。然后,往下编一根长辫子,辫梢则扎红绿彩绸为饰。
旧时,满族人家的男孩儿女孩儿十六七岁便定亲了。此前,左邻右里及亲戚朋友会前来帮忙提亲保媒。女孩儿定亲之后会将刘海改变一下,露出两侧的鬓角来。于是,人们从女孩儿子的发式便可以看出,这家的女孩儿是否已说亲定亲了。如果某家相中了哪家的姑娘,见其已是梳头露出了鬓角,便会识趣不会再谈及此事以免双方尴尬。
清后期,旗头“大拉翅”在满族女人中迅速流行。从这种大旗头拉翅上的穗子流苏,也可以看出此女子是否已婚。满族称女孩儿未结婚为“在家姑娘”,在家姑娘的旗头拉翅上,垂的是右侧一条白色的穗子流苏。而已婚的乌伦(满语:媳妇),则旗头拉翅上垂的是左右两条红色的穗子流苏。
在满族旗头大拉翅的头正花上,也可以看出青年女子是否婚嫁。女孩儿未出嫁前的头正花都是戴朵大白花,因为满族有尚白的习俗,戴白花表示格格像白花一样纯洁美丽。女子结婚之后,旗头大拉翅上所佩的花,便会改成红或粉颜色的。出嫁的格格从娘家坐花轿出发时,旗头上戴的也是朵大白花。待到了婆家拜完了天地之后,才由嫂子、妯娌们帮助将白花换成红花,将旗头上单个的白穗流苏换成左右两个红穗流苏。
满族女子旗头上穗子流苏数量、颜色的改变,及头正花颜色的改变,象征着一个女子身份地位的变化,从此告别了在家当格格作“姑奶奶”的少女时代,走上了出嫁作乌伦的人生旅程。早年间,旗头大拉翅虽然美观漂亮,但费工费时又影响行坐举止和干家务,所以不是平民百姓日常的头饰装束。过去的年月,满族的青年男女结婚都比较早,怎么判断女子婚否呢?还是在头式上的变化。满族女人结婚前都是梳一根大辫子,结婚后则是“梳卷儿”,即是将头发梳成个发髻。这“梳卷儿”也是有说头儿的。年轻少妇的卷儿是梳在脑后,松散的头发盘扎在脑后形成一个圆卷,需用发网套起来,为了防止其变形,还要插上二三支发簪来固定。
早年间,满族女人的发簪是很讲究的,用金、银、铜、铁及兽骨来做,上面还镶嵌有宝石、翡翠、东珠、玛瑙等饰物。漂亮的发簪戴在头上,既固定发卷又是美观的装饰。故而,这发簪是满族女人的心爱之物,有的贵重的发簪是娘家的陪嫁之物,有的则是传家之宝。满族年轻的乌伦(媳妇)还梳一种“高把头”。这种头式也属两把抓头的一种,是将头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头发挽在头顶,故被人们称之“高把头”。而另一部分头发,则在脑后梳成“燕尾儿头”状,故有的人则称之“叉子头”。这种女发式很像“燕尾儿”头,多为年轻乌伦所梳,也有人称之“盘鸦”,意为“如鸦鹊盘卧于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