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传统发式( 三 )


民间有“千年王八,万年龟”的说法。所以,满族人认为梳此辫可无病长寿,也不管别人怎么叫了,只是叫它“小辫子”。梳这种小辫子的孩子显得活泼可爱,充满了童趣,故早年间曾十分流行。满族作家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描写了许多清代满族的民风俚俗。
《红楼梦》中,儿时的贾宝玉便梳着这种王八辫:
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了小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
满族儿童头编辫有着久远的传承,四五千年前的满族先民肃慎人即有此发俗。《晋书·肃慎传》载:
“(肃慎)俗皆编发。”
史载,满族先民魏晋时的挹娄人和唐时的靺鞨人,也是“俗皆编发”,辽金时的女真人也是“人皆辫发”,与契丹人的发式大有不同。到了明及后金之际,满族男子编发辫已成定式,即是“半去半留”,将前额的头发剃去,只留颅后发,编成一个长长的辫子垂于脑后。这种发式当然与中原的汉族束发截然不同,与蒙古族男子的分左右梳两个发辫也是不同。令汉族人难以接受的是,每攻取一城清廷便严令“官兵俱削发来降”。而且,清朝统治者还认为不剃头便是“异国之人”“必置重罪”。
《清世祖实录》卷十六,载道:
今中外一家,若不画一,终属二心,不几为异国人乎?……自今布告以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冠,必置重罪。
正是因为清廷将“剃发编辫”视为家国大事,所以,满族的男孩童待到了八九岁时,便开始剃额前发留颅后发,以编结一根辫子并随其终生。
满族传统发式
文章插图
满族女人的发式
由于女人爱美的天性所致,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历朝历代女性的发式造型非常丰富多彩,可谓“各领风骚数百年”。
满族是祖国北方的渔猎民族,在清定鼎北京之后,满洲八旗不仅把弓马骑射之风刮进了山海关,也把自己白山黑水之域的衣、食、住、行等,许多民风俚俗带进了中原大地。故而,满族女性的发式与中国各历史朝代的发式都是大有所别。
两把头、燕尾儿头
在久远的历史进程中,满族的先民几千年前,从有史书记载的古老肃慎人起,便男女皆梳辫子。历经各朝代,肃慎人的族称有了挹娄、勿吉、靺鞨等族称之变,一直到了近千年前的金女真人时期,满族先民虽然依旧传承着编辫,但习俗已有了一些变化。
男子已开始髡发,留颅后发,系以色丝,耳垂金环。女子的发式也有了一些变化。
《大金国志·男女冠服》载:
“(男子)辫发垂肩,与契丹异……妇人辫发、盘髻,亦无冠”。
此时,女真人发式的显著特点,是男人双辫垂肩,女人则是辫发、后盘髻。女人们为了追求美观,有的还用罗帕裹发装饰,宋诗人杨廉夫诗句有:“ 罗帕垂环女真妆”之载。
清代,满族男女在未成年时发式基本相同,但在成年之后变化就大了。成年后的男子,是髡发梳一根辫子在脑后,而女子则有许多别具特色的发式,展示着满族女人的端庄秀丽。自金代始,满族女人便有订婚许嫁前方可蓄发的习俗。宋人庄绰《鸡筋篇》载:
“燕地(金地)其良家世族女子,皆髡,许嫁方留发。”故早年未嫁姑娘有“留头大闺女”之称。
女孩子许亲之后便可蓄发,梳理成单辫直垂脑后。早年,满族女孩常见的单辫与男子不同,是一种较美观的“大松辫”。大松辫是前额不髡发,而留有齐眉的短发,称之“刘海”。头后的发辫,是在颈部将头发扎结上两寸长的彩色发绳,之·后才将下面的头发编成一根大辫子。
《宫女谈往录》书中,记述慈禧初入宫选秀女时,便梳着这样一个大松辫:
她脑后拖着条乌油油的大辫子。辫根扎着二寸长红绒绳,辫梢用桃红色的绦子系起来,留下一寸长的辫梢,蓬松着垂在背后。右鬓角戴一朵红色的剪绒花,额前整齐的齐眉穗(刘海)盖住宽宽的额头,白嫩细腻的脸颊像一块纯净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