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传统发式( 二 )
早年间,满族男人是耳际为准,前面剃发后面编辫,而且传承着“以色丝系之”,即在发梢处还要编入三股线穗,称之“辫连子”,为辫梢的装饰。做辫连子多用的是黑色、灰色或深蓝色线穗。有的年轻人还配以五色线穗,显现着男子对美的一种追求。有的富有者在辫连·子上,还缀有东珠、翡翠、玛瑙 等 饰 品 ,以 示 豪 富 和尊贵。
清代,满族男子的发式梳理也很简单,即是在将头发梳理舒顺之后,向下垂编成一根辫子即可。有的一些平民百姓因长长的辫子影响劳作,便在辫子编好后再盘在耳际头顶,此种盘头法显得干净利索多了。英俊的小青年盘此头,五彩的辫连子上再系个白、绿饰物于耳畔垂下,彰显着北方马上民族青年人的潇洒活泼。此种盘头发式不甚正规、庄重,故官员、文人及富贾人士无人梳此头。
满族男子的发辫也有着一些细微的变化。从金女真人至清初时,满族男子的发辫由粗变细。
清顺治二年(1645),顺治皇帝曾颁布剃发令,其规定头颅四周全部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结发而垂。故被人们戏称之“金钱”“鼠尾”。
清嘉庆年以后,满族人头上之发越剃越少,蓄结辫之发越来越多,正如《满族入关前后几种礼俗变迁》载道:
男子脑顶发,四周削去寸余,而中间保留长发,分三绺编成一条,垂在脑后,名为辫子或发辫。
在清王朝统治期间,并不仅仅是满族男子梳此辫子头,而是国中的所有成年男人都必须梳此头。清定鼎中原之初,清朝统治者推行此“髡发梳辫”之国俗,深受汉族人的反感。中原的汉族人,二千多年来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
汉族人留发不剃,已有几千年的时光早已习惯,见这个从关外荒蛮之地闯进中原的北方民族,强推髡发剃头便纷纷起来反抗。清统治者则更是坚决,喊出了“留发不留头”的口号,严厉推行自己的发俗,并认为这是国家一统的一种标志。所以,有清一代男性的发式都是髡发梳辫,直至辛亥革命胜利,男人们才剪掉了已梳了近 300 年的大辫子。
文章插图
满族儿童的发式
满族男女的发式有着自己民族的鲜明特色,与中国历史上各朝代民众的发式都是大有所别,即使是未成年儿童的发式也是如此,具有浓郁的关东渔猎民族的特点,展现着北方地域文化的风采。
满族世居于白山黑水的严寒之地,许多俚俗都与御寒护体有关。满族认为人的正头顶稍前的地方,是人的“脑门囟儿”,小儿刚出生时此处是软的,是人最需要加以保护的地方。满族的习俗是,婴儿时剃发不剃“脑门囟儿”的头发,而是留一个后面呈圆形、前面带发梢、小圆发盖护住此处。
由于这种孩子发型似马蹄形,故称之“马蹄盖”。中原的汉族人则戏称其“马子盖”,马子即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马桶。如今,东北有许多满汉族小孩子仍留此头,人们干脆就叫它“马桶盖”。
早年,东北地区缺医少药,小孩子又多病故,多有夭折。满族人很迷信,为了使孩子好养活,发明了一种“鬼见愁”的发型,是在孩子稍大些时剪。鬼见愁也很简单,只是将“马蹄盖”移了个位置,由前“脑门囟儿”移到了孩子脑袋的左侧或右侧,或者是左、右、前各留一绺头发。
待孩子再大一些时那发型就更多了。满族孩子有一种蜡扦儿头,是将脑袋周边的头发剃掉,而将中央头顶的头发竖起扎一个朝天辫。因此辫如早年插蜡的蜡扦儿,故得“蜡扦儿”之名。又因其是朝天一辫,故又有“朝天冲”之名。满族还有一种孩子辫,叫坠根。此辫如蜡扦儿一样将头上周围头发剃掉,只梳细细一根小辫,而且这根小辫是拖在后脑勺上,故人们称之“坠根”。
与坠根发辫有些相同的还有一种歪辫。只是这种歪辫留在了左侧或右侧耳朵上部,因此在一面垂下,故被称之“歪辫”。满族儿童从小便有剃发之习俗,称之“怕上火”。为了美观将头左右各留头发一绺,并梳挽两个髽鬏,称之“羊角髽鬏”满族孩子有一种发型,人们俗称其“狗拉车”。狗拉车是将小孩子的头发不剃,而是梳成三根、二根或一根小辫。三根小辫,是脑袋左右和后面各一根。二根辫是左右各一根。一根辫是拖拉在脑后,故人们称之“狗拉车”。清代时,满族的小孩子曾时兴梳王八辫。即是满头留发,然后梳成六根小辫,分别梳在头除前额外的左右及后侧,如龟状,所以人们都叫它“王八辫”。王八辫之名是汉族人叫的,此辫满族无名。
- 清朝女子头上戴的旗头有何讲究!
- 冯小刚:挽救传统文化,得恢复繁体字!易中天:亂竈龜鬱你写写看
- 满族的传统帽子
- 说说古代春节送礼有哪些传统习俗?
- 中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寿山石
- 最好的家风,是内心的善良!
- 此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可媲美牡丹,植株低矮,还可盆栽观赏
- 民国结婚证上的誓词典故频出,寓意美好,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 春节传统吉祥用语十个:“二龙戏珠”中的“珠”,是什么意思?
- 传统习俗给已故的人烧纸,该不该取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