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C 2021|新学科,新进展——肿瘤心脏病学论坛前沿速递( 二 )


在肿瘤心脏病学领域 , 放射治疗会进一步加重心脏损伤 , 这种损伤一方面和放疗射线的剂量有关 , 同时患者基线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 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都会显著增加患者治疗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李悦教授介绍 , 大多数放射性心肌损伤无明显症状 , 因此临床诊断率仅约10% , 患者通常表现为超声心动图上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 左心室肥厚 , 甚至充血性心功能不全 。 多数研究认为 , 心肌损伤的形成与射线损伤自身DNA及细胞结构有关 , 即心肌细胞原发的放射性损伤 , 从而形成心肌纤维化 。

OCC 2021|新学科,新进展——肿瘤心脏病学论坛前沿速递
本文插图
图4 李悦教授分享精彩学术报告【OCC 2021|新学科,新进展——肿瘤心脏病学论坛前沿速递】放疗相关心血管疾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 其治疗与常规心血管疾病差别很大 。 总体而言 , 放疗相关心血管疾病应以预防为主 。 减少心脏射线暴露 , 没有最少 , 只有更少!

卜军:乳腺肿瘤化疗心肌损害——前瞻性随访研究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发病率第一的癌症 , 近年来 , 中国的新发乳腺癌病例呈上升趋势 。 随着临床研究和药物研发的进展 , 乳腺癌死亡率呈降低趋势 , 临床上愈发关注乳腺癌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毒性 , 以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OCC 2021|新学科,新进展——肿瘤心脏病学论坛前沿速递
本文插图
图5 卜军教授分享精彩学术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卜军教授表示 , 与心功能不全相关的乳腺癌治疗主要有蒽环类药物、HER2靶向治疗等 。 然而 , 虽然大多数乳腺癌治疗方案不太可能引起左室功能障碍 , 但研究表明 , 即使是较低剂量的蒽环类药物(<240 mg/m2)也与远期左室功能障碍有关 。 卜军教授认为 , 通过多模态影像学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 , 预防性使用心脏保护药物可能有效;另外增加基线和用药后多策略评估是减少心脏毒性致死的关键 。 及时诊断与识别乳腺癌患者既往存在的或治疗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 需要基于多学科团队参与评估的平衡治疗方法 , 既满足肿瘤治疗的需要 , 同时预防心血管疾病 。 考虑到乳腺癌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存在部分重叠(如吸烟、久坐和肥胖) , 在乳腺癌治疗前、治疗期间和治疗后都有机会预防和监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刘彦:肿瘤心脏学的分子遗传机制和临床应用
抗肿瘤治疗的常见心血管并发症包括血管痉挛性和血栓栓塞性缺血、动脉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左室功能障碍 , 上述均可导致心力衰竭 。 由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功能障碍通常为不可逆损伤 , 可见明显的心肌超微结构异常 , 其中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的产生被认为是诱发心血管毒性的关键机制 。 来自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刘彦教授分享了肿瘤心脏病学的分子机制及相关标识物如p16等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