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不是鬼门关!解密防护门后的ICU

大洋网讯 “我报警了!你们凭什么把我绑起来?!”
“他渴死了 , 连口水都喝不上 , 花着大钱还被虐待!”
“别拉着我 , 我要回家睡觉!”……这些并非虚构之言 , 而是发生在心脏重症监护室的真实 。
在搜索引擎上 , 只要输入“ICU” , “进了ICU意味着什么”“老人最好别进重症室”“进了ICU的存活率”……一条条相关搜索 , 其实呈现的是人们对于ICU的不了解和恐惧 。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来 , 无论是支援医疗队还是本地战疫团队 , ICU医护、设备与技术 , 都展示了力挽狂澜般的实力!2021年将至 , 冬春正是病毒活跃期 , ICU仍然被无数人寄以压舱石般的角色期待 。
连日来 , 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走进RICU、NICU、移植监护室等各类ICU , 走近监护室医护 , 揭秘防护门后的世界——ICU不是鬼门关 , 相反 , 那里是无数危急重症患者的生命重启地 。
ICU不是鬼门关!解密防护门后的ICU文章插图
黎毅敏教授在ICU病区查房 。
呼吸重症ICU:钟南山带领的国家队专打硬仗
讲述人:广医一院ICU学科带头人黎毅敏、ICU主任刘晓青
今年2月 , 新冠肺炎危重患者、73岁的石奶奶转入广医一院ICU时病情已恶化 , 刘晓青果断决定给她上ECMO 。 尽管有了ECMO的支持 , 但在一次查房时刘晓青和黎毅敏发现石奶奶双肺的潮气量还是达不到目标值 。 经过反复按压检查 , 他们终于寻找到一个合适的着力点 , 借助外力将她的腹部“托举”起来 , 既不影响ECMO的血流 , 又能帮助她肺通气 。
为此 , ICU护理团队专门组织了“托举班” , 护士们24小时轮流为她托起腹部 。 21天后石奶奶成功脱离“魔肺” , 5月25日出院那天 , 她已能自行下床行走 。
同样在2月初 , 62岁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老刘也被转运到广医一院ICU抢救 , 当时他已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还合并有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基础病 , 加上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肺部感染 , 对凝血系统造成很大的打击 。
【ICU不是鬼门关!解密防护门后的ICU】上了ECMO后 , 在老刘的身上 , 一场“止血与防血栓”的拉锯战打响了 。 足足持续了111天 , 经历过多次试撤机后 , 他终于摆脱了“魔肺” , 并于8月27日康复出院 , 创下了目前全球成功救治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ECMO辅助支持时间最长的纪录 。
解密
从非典到新冠 抢救成功率超八成
2002年 , 霍英东先生捐资1000万港元 , 帮助当时已经成立呼吸重症监护室(简称RICU)但设备仍很简陋的广医一院升级改造 , 建成全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重症监护中心之一 , 监护室命名为“英东广州危重症监护医学中心” 。
2002年12月18日该中心改造后投用的第三天——22日 , 广医一院便接收了从河源市转来的一位危重肺炎病人 , 成为广州市报告的首例非典病例 。
自此至今 , 在钟南山院士带领下 , 这支ICU队伍从非典、甲流、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 , 再到今年的新冠肺炎战疫 , 每一个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面前屡担救治重任 , 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硬仗” 。
一张张床旁 , 好些机器不分昼夜地“守护”着每一位患者——除了最常见的心电监护仪、脑电监护仪 , 有的还上着呼吸机、血滤机(CRRT) , 甚至是“魔肺”——ECMO(体外膜肺)……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 , 还有日常的抢救 , 我们的成功率平均高达80%~90% 。 ”黎毅敏说 , 这里是没有硝烟但有生死的战场 。
从死神刀下夺人 , 要练就快、准、稳的判断决策能力 , 平时的训练必须一丝不苟 , 做到极致 。 “所以 , 我们要求团队在病人到达三天内 , 要把所有的病历细节了然于胸 , 大家一起讨论不看病历 , 主要检测参数准确到小数点后3位 , 都必须背下来 。 ”黎毅敏说 , 得益于医院几十年的积淀和不断增强的临床救治及科研能力 , 进来的患者不是没有希望了 , 恰恰相反 , 这是个能给患者、家庭带来希望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