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的祸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做到这几点就能控制( 二 )

  • 一项研究表明 , 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与 LDL-C 暴露时间之间具有累积效应 , LDL-C 增高的时间越长 , 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越大 , 因此对于 LDL-C 增高的患者治疗越早 , 心脑血管获益就越大 。
  • 一些研究表明 ,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 , 应用他汀药物将LDL-C降至 1.8 mmol/L , 可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斑块的破裂及增长 。

  • 心脑血管病的祸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做到这几点就能控制文章插图
    哪些因素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 食物:食物中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油炸食物、烘焙蛋糕 , 动物油)会使血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 不过 , 食物只会影响20%水平的LDL-C 。
    • 超重或肥胖:体重超标会升高LDL-C、甘油三酯的水平 , 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好的胆固醇) , 并增加总胆固醇水平 。
    • 缺乏运动锻炼:缺乏运动锻炼会导致体重增加 , 升高LDL-C , 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 吸烟:吸烟会升高LDL-C , 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 因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助于清除动脉中的LDL-C , 如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少 , 反而会有助于LDL-C升高 。
    •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 , 女性和男性的胆固醇水平也会上升 。 在更年期之前 , 女性的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同龄男性 。 绝经后 , 女性的LDL-C水平往往会升高 。
    • 遗传基因: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身体产生了多少胆固醇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遗传形式的高胆固醇血症 , 具有家族聚集性发病 ,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
    • 药物:某些药物 , 包括类固醇激素 , 一些血压药物 , 和艾滋病药物 , 可能会升高LDL-C水平 。
    • 慢性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和艾滋病毒/艾滋病等疾病会导致LDL升高水平 。

    心脑血管病的祸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做到这几点就能控制文章插图
    哪些人是筛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重点人群?因为LDL-C升高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 , 需要抽血检测才能发现 。 以下人群要重点关注:
    • 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
    • 存在多项血管病危险因素 , 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的人群
    • 有早发性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 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 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心脑血管病的祸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做到这几点就能控制文章插图
    重点来了 , 我们如何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呢?一、LDL-C的目标值
    • 对于LDL-C的控制的目标值并不是所有人都要降低到1.8mmol/L以内 , 而是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高危人群(心脑血管病患者 , 颈动脉、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者同时患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人群 , 需要LDL-C< 1.8mmol/L 。
    • 只有糖尿病或肾脏病或高血压(伴吸烟或饮酒)的人 , LDL-C< 2.6 mmol/L 。
    • 对于身体健康 , 没有基础病的人 , LDL-C<3.1mmol/L即可 。

    心脑血管病的祸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做到这几点就能控制文章插图
    二、药物治疗
    因为饮食只会影响20%LDL-C的水平 , 所以降低LDL-C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 。 具体药物如下:
    他汀药:比如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钙、辛伐他汀、普伐他汀为首选药物 。 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肝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 , 加速LDL分解代谢或减少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 。 副作用: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 , 发生率约0.5%~3.0%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比如依折麦布 。 主要作用机制能有效抑制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 。 依折麦布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 不良反应轻微且多为一过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