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骨科手术,耗材中的秘密只有医生最清楚


一台骨科手术,耗材中的秘密只有医生最清楚文章插图
导读
当各项改革也考虑医生们一些 , 给他们足够的职业尊严感和获得感 , 改革也许会进展得更加顺利 。
来源:“八点健闻”微信公众号
作者:方澍晨 王晨
一台骨科手术,耗材中的秘密只有医生最清楚文章插图
2020年11月5日 , 冠脉支架全国集采开始时 , 关注它的不只是心血管科的医生 。 忙碌在手术台上、查房和门诊中的骨科医生们 , 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过另一个科室发生的事情 。
许多骨科医生甚至都记得住细节:“一个冠脉支架均价从1万3降到700元”——这是各大媒体报道心血管科冠脉支架集采使用最多的标题——他们的时间 , 也只够来得及看一下文章的标题 。
两个不同的专业 , 背后有一个相同的故事 。 无论是冠脉支架 , 还是一些骨科耗材 , 在过去的多年内 , 不只成为患者身体的一部分 , 更是医生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而且 , 骨科耗材的用量仅次于冠脉支架 。 其中 , 人工关节类产品 , 特别是髋关节、膝关节 , 这些价格高昂、标准化程度较高、组套又较为简单的产品 , 很可能就是下一批纳入高值耗材集采的产品 。
另一只靴子迟早会落地 。 但山东的骨科医生何文(化名)没想到 , 另一只靴子这么快就落地了 。
9天后 , 11月14日 , 山东省就开始了七城市600多家医疗机构的骨科创伤类耗材的带量采购 , 细节劲爆到看起来像标题党——单品最大降幅94% , 骨科创伤类产品平均降幅67.3%——近七成 。
那天早上 , 一去医院上班 , 何文其它科室的同事 , 尤其是关节脊柱科的同事们都在谈论这件事情 , 他们是受影响最大的群体 。
在“大骨科”五六个专业中 , 需要找人、托关系进去的“关节脊柱科”等科室 , 往往是高值耗材使用大户 。 这些科室医生的收入也是最高的——他们的收入 , 有时甚至是其它大骨科的冷门科室“手足外科”医生的两到三倍 。
从医十几年的何文 , 就是当年毕业时 , 没找门路进“好”科室的那个人 。 他所在的手足外科 , 接诊的多是工地上的农民工;后来领衔糖尿病足专科 , 又要面对有全身并发症的糖尿病病人 。 他的专业 , 和耗材关系不大 。
多年来 , 在每年的同学聚会上 , 他总是最忙碌但又收入最低的那一个 。
但从2014、2015年开始 , 当骨科高值耗材集采开始陆续出现在各省时 , 在来自各省的骨科医生的同学聚会上 , 其它人的抱怨声多了起来 。
何文 , 反倒成了一直走上坡路的人 。 尤其在今年5月份 , 他所在的医院开始实行DRGs绩效考核之后 , 他的收入竟然第一次有了飞跃性的增长 。
所以 , 当骨科高值耗材在自己省份一下子降低94%的改革发生时 , 他觉得离自己很远;但多年以来 , 从事骨科医生的经历 , 又让他离整个改革很近 , 会有一种脱离个人得失的反思 。
从率先改革地区看骨科医生的收入变化
一台骨科手术,耗材中的秘密只有医生最清楚文章插图
图源:摄图网
何文的一些同学 , 在一个率先开始耗材集采改革的南方某省工作 。
早在2014、2015年 , 已对骨科耗材进行集中采购 , 包括脊柱、创伤、关节等在患者身上使用最多的耗材种类 。
在这场耗材改革中 , 骨科耗材平均降幅33% , 一些重点品种降价接近90% 。 这个平均降价幅度 , 虽然现在看来 , 仅是今年已开展的高值耗材降幅的三分之一 , 但已严重地影响了关节脊柱科医生的收入 。
一位当地的骨科医生回忆起当年改革前后:在当地 , 骨科耗材被纳入省级集采之前 , 一个骨科经常做关节置换的主刀医生 , 每月收入大约四五万甚至更多 。 而集采之后 , 他们的收入大约少了百分之四五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