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四 )



6.1 身份识别携用物至患者床边 , 核对身份 , 解释操作流程并取得配合 。6.2 操作前评估①评估患者身体情况: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 存在肝素类过敏、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IT)、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活动性出血、前置胎盘等产前产后大出血风险、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禁用抗凝剂 。 ②评估患者局部情况:注射部位有无破损、瘀斑、瘢痕、硬结、色素沉着、炎症、水肿、溃疡、感染等 , 定位需避开上述部位 。 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6.3 操作前准备①护士职业素质准备;②患者:注射部位清洁 , 符合注射要求;③环境:清洁、安静、安全 , 温度、光线适宜;④用物完备:治疗盘、弯盘、预灌式抗凝剂、复合碘棉签、无菌棉签、利器盒、快速手消毒液、腹壁皮下注射定位卡 。6.4 注射流程①使用预灌式抗凝剂 , 无须排气 , 气泡在上;②使用腹壁皮下注射定位卡 , 按数字顺序(图1)合理选择注射部位;③消毒:有效碘含量为0.45%~0.55%的复合碘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 , 螺旋式消毒两遍 , 范围直径≥5 cm , 自然待干;④保持左手拇、示指相距5~6 cm , 提捏起腹壁皮肤使之形成一凸起皱褶;⑤于皱褶最高点快速垂直进针 , 毋需抽回血;⑥缓慢匀速推注药液10 s , 药液推注完毕针头停留10s , 快速拔针后不按压;⑦操作前、中、后认真核对身份和药物信息 , 妥善安置患者并做好皮下注射后健康宣教;⑧终末处理、洗手、记录、签名 。6.5 健康宣教①嘱患者注射过程中勿突然更换体位 。 ②注射部位禁忌热敷、理疗或用力在注射处按揉 , 以免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 ③皮带、裤带避免束缚过紧 。 ④指导患者发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腹痛 , 牙龈、眼睑球结膜、呼吸道、消化道出现出血症状;腹壁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瘀斑、疼痛;局部或全身有过敏反应 , 如皮疹、发热、发冷、头晕、胸闷等 。6.6 注意事项①预灌式注射剂针头为嵌入式 , 注射前检查玻璃针管乳头部位有无裂纹 , 取出过程中避免方法不当导致针头弯曲 。 若预灌式注射剂为2只装 , 分离时注意从边角处分离并揭开泡罩 , 严禁用力掰扯 。 ②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体位 , 避开硬结和瘢痕 。 ③用拇指和示指提捏皮肤 , 注射全程保持皮肤皱褶高度不变 。 ④皮下注射深度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皮下脂肪厚度决定 , 如发现针头弯曲 , 应立即拔针 。 ⑤患者腹部系皮带、裤带处不予注射 。7 抗凝剂皮下注射相关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7.1 皮下出血皮下出血的原因:①因抗凝剂本身具有抑制凝血因子活性的作用 , 操作稍有不慎 , 易引起出血风险[16 , 19 , 42-43];②注射时针头未垂直于皮肤而是成角度刺入 , 延长针头在组织内行程 , 增加针头与皮肤和皮内接触面积 , 扩大组织损伤面积[11-20 , 28 , 30];③腹壁皮下组织薄的成人或儿童 , 进针过深刺入肌层 , 造成不必要的组织损伤 。 临床表现为:瘀点(<2 mm)、紫癜(3~5 mm)、瘀斑(>5mm)、血肿(深部出血伴或不伴有皮肤隆起)[27] 。处理对策:①记号笔标记皮下出血范围 , 严密观察并记录 。 ②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皮下瘀斑的药物有硫酸镁湿敷贴、水胶体敷料、云南白药、多磺酸黏多糖乳膏等[64-70] 。 硫酸镁湿敷贴主要利用其高渗透压平衡原理 , 能缓解组织损伤后的反应[64];水胶体敷料通过减轻肿胀和疼痛 , 防止组织坏死而发挥作用[65-66];云南白药贴及气雾剂能有效减少出血和抑制炎性物质释放[67-70];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能防止浅表血栓形成 , 阻止局部炎症发展并加速皮下出血吸收[64] 。7.2 疼痛诸多因素如本身基础疾病、注射周围环境、注射部位、针头型号(长度、直径)、针头/药液与皮肤间温度差、消毒液刺激、进针角度、进针时呼吸时相、注射剂量以及注射时间等 , 均可引起疼痛或影响疼痛程度[11-22 , 28-30 , 40-44] 。 对于儿童患者 , 尤其是有过注射经历的患儿 , 注射疼痛感和针头尖锐部分带来的视觉感均会使其产生抵触情绪 , 陪同家长人数多也会增加患儿的恐惧感 。处理对策:①非预灌式注射剂注射时 , 宜选择长度最短、外径最小的针头;②注射时避开毛囊根部;③复合碘棉签消毒并完全待干后再注射;④针头距离皮肤高度适中 , 以腕部力量穿刺 , 进针轻、稳、准;⑤注射全程患者感觉注射部位锐痛剧烈或持续疼痛时 , 应检查和评价注射方法是否得当;⑥儿童患者应限制1~2名家长陪同 , 指导家长注射过程中配合引导患儿注意力转移 。7.3 渗(漏)液渗(漏)液的原因:①针尖漏液:预灌式注射剂不排气较少会发生针尖滴液 , 排气易导致注射前针尖药液残留和滴漏[16 , 40-44];②皮肤渗液:药液自穿刺处针眼溢出于皮肤表面 , 与针尖刺入注射部位过浅、注射后针头停留时间过短、注射部位皮下组织疏松、局部按摩有关 , 其中针头停留时间过短是主要原因[18-20 , 40] 。处理对策:①预灌式注射剂注射前不排气 , 推注前确保空气完全在药液上方 , 药液推注完毕将0.1 mL空气推入注射器乳头以排出残余药液 , 针头停留10 s后快速拔出;②拔针后如发现皮肤渗液 , 则需适当压迫 , 压迫力度以皮肤下陷1 cm为宜 。7.4 过敏反应过敏源可为肝素类制剂或预灌式注射器中的橡胶组件 。 局部过敏症状主要有皮疹 , 并伴有瘙痒、麻木感[71-72] 。 全身性过敏症状较为罕见 , 低分子肝素的全身反应主要为HIT[73-74] 。处理对策:①注射前充分评估患者过敏史 , 存在肝素类药物过敏或HIT病史者禁用[73-75] 。 ②注射后发生HIT患者 , 可选择阿加曲班等非肝素类抗凝药物 , 需停用低分子肝素并选择替代抗凝用药 。 ③皮疹瘙痒明显者 , 可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退热贴含有桉叶油、薄荷油、薰衣草油等成分 , 外贴应用可在降低局部皮温、减慢神经传导速率的同时 , 兼有止痒、止痛、化瘀、消肿的作用[76] 。7.5 弯针、断针弯针、断针的原因:①注射前泡罩包装分离及预灌式注射剂拿取方法不当 , 导致针头弯曲;②注射时体位摆放不当 , 局部肌肉张力高;③注射过深 , 导致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④注射过程中患者扭动身躯 。 根据断针外露程度 , 分为断端部分显露于皮肤、断端与皮肤相平或断端全部没入皮肤下[77-78] 。处理对策:①安慰患者 , 保持原有体位 , 防止断针向肌肉或深部组织陷入 。 ②避免情急之下采取抠、挤等方法 , 造成局部组织红肿、破溃 , 加重取针难度和局部组织感染 , 甚至导致断端针头游走、移位 。 ③断针部分显露于皮肤外 , 护士可用无菌镊子或蚊钳夹针拔出;断端与皮肤相平 , 断面可见 , 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 , 按压断针周围皮肤使之下陷 , 使断面露出皮肤 , 右手持无菌镊子拔出;断端完全没于皮下或肌层 , 可在X线定位下 , 局部切开取出 。8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