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三 )


指南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本文插图
5.5 注射角度成人皮下组织厚度可因性别、身体部位和体重指数不同有很大差异[18 , 28 , 44] 。 中国人群皮肤与皮下脂肪厚度情况与其它国家类似 , 皮肤平均厚度:上臂1.91 mm , 腹壁2.47 mm;皮下脂肪平均厚度:上臂7.23 mm , 腹壁12.14 mm[28] 。 因此 , 无论是上臂还是腹壁注射 , 均建议提捏皮肤穿刺 。传统皮下注射穿刺方法为一手绷紧局部皮肤 , 一手持注射器 , 以示指固定针栓 , 针头斜面向上 , 与皮肤呈30° ~40°角 , 将针梗的1/2 ~2/3快速刺入皮下 。 临床操作中发现 , 针头呈锐角斜刺 , 针尖斜面透过真皮层距离较长 , 无形中扩大损伤区域而增加疼痛 , 且深度和角度不易掌握;斜刺法内外注射点位置不一 , 容易导致不易察觉的注射部位深部出血 , 发现时常出现局部瘀斑、硬结 。 垂直皱褶注射法:捏起注射部位 , 可使皮下细小血管松弛弯曲 , 不易受到破坏;局部皮下间隙增大 , 有利于与肌肉层分开 , 使药物完全进入深层皮下组织 , 有利于药物吸收 , 同时可防止针头刺入肌层引起疼痛和出血;易于把握进针深度 , 缩短进针行程 , 减少对腹壁皮下组织损伤;易于固定针头位置 , 防止针头移位;组织内外穿刺点在同一垂直线上 , 按压皮肤表面穿刺点的同时能够对深部组织穿刺路径起到压迫作用[12-17 , 28 , 30 , 40-43] 。推荐意见7:左手拇指、示指相距5~6 cm , 提捏皮肤成一皱褶 , 右手持注射器以执笔姿势 , 于皱褶最高点垂直穿刺进针 。5.6 注射前是否抽回血皮下组织由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 , 结构疏松 , 少有毛细血管 。 临床操作时左手全程提捏皮肤 , 右手垂直进针 , 很难抽回血 , 如勉强换手操作 , 容易导致针尖移位 , 加重组织损伤[28 , 30 , 40-43] 。推荐意见8:注射前不抽回血 。5.7 注射速度与拔针延长皮下注射持续时间可促进药物吸收 , 减少皮下出血和皮下硬结的发生[15-20 , 26-27 , 32 , 45-61] , 但注射速度过慢则增加护理工作量 , 同时也增加患者的疼痛和焦虑 。 国内现有文献及相关meta分析[20 , 30 , 50-52]建议 , 注射过程中采用推注时间为10 s , 然后停留10 s的方法 , 可明显减少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面积 。推荐意见9:持续匀速注射 10 s , 注射后停留10 s , 再快速拔针 。5.8 注射后是否按压传统皮下注射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片刻[26-27] , 但按压不当(时间过短、时间过长、用力较大等)均易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14-20 , 62-63] 。 预灌式注射剂针头较普通1 mL注射器短、细 , 创伤小 , 通过预留空气封堵注射器乳头 , 在防止针芯药液浪费的同时 , 可避免组织内药液溢出和拔针时残余药液渗入皮下 。 有研究报道 , 按压3~5 min能明显降低穿刺部位出血风险[20 , 30 , 35] 。 另有文献报道 , 长时间(>10min)按压后出血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 但护士对过长时间按压难以贯彻执行 , 临床上常指导患者或家属自己按压 , 然而由于按压力度、时间很难掌握 , 易造成相反结果[19-22 , 47] 。推荐意见10:拔针后无需按压 。 如有穿刺处出血或渗液 , 以穿刺点为中心 , 垂直向下按压3~5 min 。5.9 注射后是否热敷、理疗注射后瘀斑发生与药物注入肌肉层直接相关 , 为了避免其发生 , 必须在注射时提起局部皮肤 , 使之形成一皱褶 , 且在注射全程中保持皮肤皱褶 , 针头必须垂直进入皮下组织 , 避免进入肌肉层[10-20 , 28 , 30] 。 同时为避免皮下出血或硬结 , 注射后禁忌热敷、理疗或用力在注射处按揉 。推荐意见11:注射后注射处禁忌热敷、理疗 。6 整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