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式血糖特点」,我们应该怎么办?



在最新的 2020 版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指出 , 根据最新的流调数据显示 , 依照 WHO 诊断标准 ,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 11.2%。

面对「中国式血糖特点」,我们应该怎么办?
本文插图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变化
众所周知 , 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多达百来种的并发症 , 哪怕长期用药物来维持 , 但也只能暂时地把血糖降下去 , 同时还可能会加剧胰岛素抵抗 。
糖尿病引发的各种并发症 , 如心脑血管疾病 , 糖尿病足 ,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 , 将成为糖尿病患者挥之不去的噩梦 。
糖尿病并发症

面对「中国式血糖特点」,我们应该怎么办?
本文插图



而就算糖尿病前期患者也并不能幸免 , 如若在早期不及时进行合理的干预 , 那么并发症也会提前到来 。
事实上 ,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作用缺陷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 很多糖尿病早期患者 , 虽然血糖可能超出了诊断标准 , 但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是可以逆转的 。
但由于 2 型糖尿病起病较慢 , 有的甚至患病多年仍不能确诊 , 这显然就加大了并发症的风险 。

面对「中国式血糖特点」,我们应该怎么办?
本文插图



「中国式血糖」的三大特点「中国式血糖」的三大特点:胰岛损伤早、餐后血糖高、标准治疗晚 , 需要早期治疗 , 规范控制 。
从糖尿病发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面来看 , 中国糖尿病患者中的肥胖比例并没有西方那么严重 , 但是糖尿病患病率却超过了西方 。 这与国人的基因遗传背景有关 。

面对「中国式血糖特点」,我们应该怎么办?
本文插图



国人对糖尿病属「中度以上易感」 。 所以即使人还没有那么胖 , 但 β 细胞的数量天生偏少、胰岛储备功能差 , 胰岛损伤也就出现得早 , 或者同样的病情胰岛损伤得更严重 , 这就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 。
同时 ,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 , 近年来国人肥胖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 本来胰岛功能就薄弱 , 加之肥胖带来的胰岛素抵抗 , 在双重打击下就容易罹患糖尿病 。
另外 , 中国的饮食结构和西方不一样 , 特别是近年来 , 普遍吃得越来越好、越精细 , 摄入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相对比较高 , 活动量却越来越少 。
吸收的葡萄糖不能被马上消耗掉 , 活跃的胰岛素只能把盈余的葡萄糖储存起来 。 这就导致中国糖尿病患者不光空腹血糖高 , 餐后血糖高的比例更多 。
面对「中国式血糖特点」,我们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