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预期的死亡:214个孩子来过这里,他们的预期寿命不足半年( 二 )


她提到的「金老师」 , 正是「蝴蝶之家」的创始人——来自英国的金林(Lyn Gould) 。
「蝴蝶之家」
生于 1949 年的金林小时候看到一则英国护士在中国照顾孤儿的报道 , 萌发了要来中国照顾孩子的想法 。
1967 年她成为护士后 , 开始对疼痛缓解感兴趣 , 逐渐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 并对临终关怀非常关注 。
1994 年 , 金林第一次来中国 , 在甘肃省兰州市一家孤儿院开始了自己的儿童看护体验 。 自那以后 , 金林每年都来中国待上三周 。
1996 年 , 她在河南省焦作市一家孤儿院见到一个患有脑瘤的 3 岁男孩 , 用药品帮助他缓解症状 。
2006 年 , 金林决定在中国定居 , 并着手成立「蝴蝶之家」 。

无法预期的死亡:214个孩子来过这里,他们的预期寿命不足半年
本文插图



金林在「蝴蝶之家」抱着一个孩子 。 2013年 , 金林因身体原因回国休养 , 但她时常回到中国来看望「蝴蝶之家」的孩子
金林花了一年时间在中国寻找合适的地方开展儿童舒缓治疗 , 但频遭拒绝 。 彼时舒缓治疗的观念并不深入人心 , 作为外籍人士的金林 , 要与地方取得合作更加艰难 。 后来 , 她在长沙认识了一位长期关注中国孤儿的外国朋友 , 帮她和长沙的孤儿院以及民政部门取得了联系 。
2010 年 , 「蝴蝶之家」以长沙福利院下设机构的名义成立 , 接受从福利院转送过来的孤残儿童——孩子都在 16 岁以下 , 病情严重 , 预期寿命在 6 个月以内 。
「蝴蝶之家」位于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幸福楼的二楼 , 一进这里就闻得到清新的消毒水气味 。 屋子面积不大 , 但布置温馨 , 走廊上有两大间专门用于照顾儿童的房间 , 分别装潢成温馨的粉色和蓝色 。 每个房间排列着 9 张小床、几张安全座椅和两张沙发 。
这里有一面彩虹墙 , 墙上贴着 214 位孩子的照片 , 每张照片用蝴蝶形状装饰 。 这意味着已经有 214 位孩子走入「蝴蝶之家」 , 包括在这里生活的和已经离开的 。 彩虹墙上的孩子们被分为四类:活着的、去世的、被收养的和被送到其他机构的 。 婕婕的照片从右下角被移到左上角 , 寓意死亡 。

无法预期的死亡:214个孩子来过这里,他们的预期寿命不足半年
本文插图



在长沙 , 普通人不知道临终关怀是什么 , 死亡在民间向来是忌讳 。
十年前 , 顶着一张外国人的脸 , 金林发现要和中国父母沟通舒缓服务、临终关怀这些概念极为困难 , 更不用说与家庭建立合作 。 「中国父母觉得他的孩子快要死了 , 为什么要相信一个外国人?关于死亡也有很多迷信 , 有的人认为孩子夭折是祖上的诅咒 , 我给孩子药物只是加速孩子死亡 。 」她明白 , 最好的方式是先和中国医生及护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