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是怎么回事?



临床上 , 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发因素有很多 , 病毒感染就是其中之一 。 病毒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是由于病毒损伤血小板并被吞噬细胞所清除 , 血小板过早破坏或消耗过多导致 。 有些抗病毒药物会直接破坏血小板 , 也可导致血小板减少 。
可致血小板减少的病毒感染包括: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水疸、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流感、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猫爪热、登革热等 。

【病毒感染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是怎么回事?】病毒感染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是怎么回事?
本文插图



病毒感染导致患者血小板减少 ,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主要有这几种情况:
1、病毒抗原吸附于血小板表面 , 与相应抗体结合 , 形成免疫复合物 , 沉积到血小板和巨核细胞上 , 导致血小板破坏 , 血小板寿命缩短 。
2、病毒可改变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结构 , 使其抗原性发生改变 , 形成自身抗体破坏血小板 。
3、抗病毒抗体与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发生交叉反应 , 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小板的破坏 。
病毒感染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是怎么回事?
本文插图


4、病毒可能直接作用于巨核细胞形成核内病毒包涵体 , 导致血小板产生减少 。
5、感冒会激活体内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或使已激活的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活性加强 , 由于有血小板抗体的存在 , 被激活的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会加速清除已结合有抗体的血小板 , 引起血小板减少进一步加重 。
感染是很多血小板减少患者病情复发甚至是加重的主要原因 , 因此 , 生活中要做好防护措施 , 积极预防!除了上述的病毒感染之外 , 许多细菌感染也可致血小板减少 , 包括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败血症 , 脑膜炎双球菌、菌血症、伤寒、结核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布氏杆菌病 。
细菌毒素抑制血小板生成或使血小板破坏增加 , 也可由于毒素影响血管壁功能而增加血小板消耗 。 总之 , 单纯血小板减少患者 , 如有明确的感染征象 , 要考虑该病 , 原发感染控制后 , 血小板才能恢复 。
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