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睡不好?到底是什么剥夺了我们的睡眠?一起了解下吧( 三 )


也许很多人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 尚不足以被确诊为抑郁症和焦虑症 。
但是一旦我们进入“抑郁—>失眠—>加重抑郁”的恶性循环 , 后果将会很严重 。在抑郁和焦虑等因素外 , 很多常见的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到睡眠的质量 。 如果失眠是由暂时性的心理、精神压力过大造成的 , 那么排除压力 , 解决心理上的失眠负担 , 才是正道 。
例如常见的“怕失眠心理” , 反而引起入睡焦虑 , 给入睡造成心理负担;“自责心理”让我们在睡前徘徊在想象与兴奋之中 , 难以成眠;“期待心理”让我们对未来事件 , 保持神经上的兴奋 , 导致入睡困难 。

你为什么睡不好?到底是什么剥夺了我们的睡眠?一起了解下吧
本文插图


(越想睡越睡不着的读者举个手 , 我看看有多少 。 电影《超市夜未眠》截图
要知道 , 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 。 白天时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 , 当需要休整时 , 大脑便进入抑制状态而睡眠 。 而上述几种心理因素 , 则是打乱了正常的睡眠节律 , 使得脑细胞在不该兴奋的时候兴奋 。
拿什么拯救你 , 渴睡的心? 小时候 , 我们被教导睡不着的时候可以“数羊” 。 伴随着脑海里出现的一只只羊羔 , 我们的大脑也逐渐从兴奋归于平静 , 然后安然入睡 。
长大后 , 数羊的方法好像不怎么好使了 。 许多人转而求助安眠药 , 利用药物带来的神经抑制效果 , 达到助眠的目的 。
事实上 , 安眠药的助眠效果往往“治标不治本” 。
而且 , 使用不当会引起依赖 , 甚至在心里形成“吃安眠药=睡眠”的等式 。 刚出现入睡困难的症状 , 他们就开始严重焦虑 , 在这种情绪下认为吃药才能入睡 。 因此 , 安眠药对于失眠症患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 是失眠问题的“诱发因素”+“维持因素” 。
而用药也是非常危险的 , 比如《以家人之名》中的凌霄得了抑郁症 , 但由于病耻感而将安定放入维生素瓶子里 , 导致家人出车祸 。
要想彻底根治失眠 , 还是要找准失眠背后的成因 , 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 。既然失眠和心理问题是一对难兄难弟 , 那么针对失眠问题的治疗 , 也应该双管齐下 。
因此在临床上 , 一般采用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辅相成的办法 , 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睡眠认知和习惯 。
比如2016年 , 美国医师协会就把认知行为疗法 , 列入内科学年鉴作为针对慢性失眠的首选治疗 。 这种疗法的重点就在于睡眠行为的调整 , 具体可分为刺激控制疗法和睡眠限制疗法 。

你为什么睡不好?到底是什么剥夺了我们的睡眠?一起了解下吧
本文插图



刺激控制疗法 , 指的是将床、卧室、睡眠时间的联系 , 一般要求患者遵循困了才能上床、清醒时间不要在卧室活动 , 醒来后离开卧室等等一些可操作的指导 。 睡眠限制疗法 , 是一种通过减少在床时间 , 以及平均总睡眠时间来提高睡眠质量、培养睡眠能力的方法 , 提升睡眠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