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悟,悟到的是中医之道是天道、地道、人道合一( 三 )


古人说“为子条记 , 传于后贤” , 他们怎么认为的呢?认为古人根据天地、阴阳四时、天文等方面 , 制定的法则、规矩 , 是根据自然之道而来的 。 他们把这些东西搞清楚以后 , 传授给我们后面有缘分的人 , 也就是被称为贤人来传播的 。 群中好友今天跟我聊的时候也说了 ,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地站在制方者的角度 , 才能够真正地创立方子 ,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 这是我的观念 。

03
独立思考的能力
《伤寒杂病论》有些人叫《伤寒卒病论》 , 就它现在在世间流传的 , 在我手上的就有十个版本 。 我们说有些书是伪书 , 有些书是不同的别传等 , 我们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 而是把这十个版本都拿出来 , 认真地去研究 。
我给大家推荐的是以《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为蓝本的《伤寒杂病论会通》(黄竹斋先生著) , 他把好多版本汇聚于这本书中 , 凝聚了许多心血 , 可以这么理解 , 看这一本书相当于看了十本书 。 每个版本都有它的可取之处 , 也有它的不足 , 因此我们去粗取精 , 临床上来验证它 。
许多问题我们不理解的时候 , 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梨子的味道到底是什么?这个人说是甜的 , 那个人说是酸的 , 他们可能都对 , 也可能都不对 。 我们只有亲自尝了梨子以后 , 才能知道梨子的味道到底是什么样的 。 因此一定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 前人的注解 , 有些注解地非常精辟 , 有些也只是一些文人之作 。 如何
鉴别呢?其实就是我第一讲所讲的“中观正见” 。 这个中观正见非常重要 , 就是正确的见地 。 能够像柯韵伯先生说的“眼无无半点尘者 , 心无无半点尘者 , 方可著书立说” , 要达到这个境界 。
就拿我们张仲景先生来看 , 他的方子里有寒有热 , 酸苦甘辛咸五味俱全 , 五苦六辛全部俱备 。 为什么呢?他的体系的建立绝对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 , 是针对不同的情况 , 根据人之道 , 人的规律来制定的 。
俗话说“兼听则明 , 偏信则暗” , 有许多人非常地偏执 , 无论是平常说话办事儿 , 还是看病遣方用药 。 这是偏家的做法 , 绝对不是一个中医大家的风范 。 何以知之呢?首先你是一个偏执的人 , 便会开出一个偏执的方子 , 治疗的只能是一些偏执的疾病 , 以偏纠偏 。 但是这不是我们中医讲的中观正见 。
04
桂枝汤的象、数、理、气
今天上午 , 我在不同的群里面抛了三个桂枝汤的案例 , 有两个是最近治疗的 , 还有一个是二十多年前我治疗的病例 , 就想看看大家是如何考虑的 。 在不同的群当中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想法 。 桂枝汤是张仲景整个体系当中的第一个方子 。 为什么列在这个位置呢?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