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20年检出帕金森,核医学进入抢蛋糕前夕丨行业观察( 三 )
对此 ,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主任张祥松教授向36氪举了一个例子:“肿瘤在体内分布是不均匀的 , 而且肿瘤是可以扩散的——原发位置跟转移的部位可能不一样 , 不同的时间点肿瘤也是在变化的 , 包括治疗前、治疗后;但做病理检查不能反复取材 , 也不太可能每个部位都去取材 , 如果是这种液态检测 , 血液里面当然也可以查细胞 , 但不能了解它的源头在哪儿 , 全身的分布是怎么样的 。 核医学影像的优势就是把标记好的这种标记物打到体内之后通过全身断层扫描 , 就可以看到全身的部位 , 即使是肿瘤内部不均匀的地方 , 即肿瘤的异质性都可以体现出来 。 ”
此外 , 核医学在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也有着无法替代的意义 , 甚至于提前20年发现帕金森 , 并在部分疾病领域替代病理检查 。
以神经退行性病变——阿尔兹海默病或帕金森病为例 , 出现临床症状后 , 一方面存在不小的鉴别诊断困难 , 另一方面治疗相对偏晚 。 而核医学的成像方式可以在类似疾病出现临床症状前几年、甚至前十几年进行确诊 , 从而可以更早地临床干预 。
据他介绍 , “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就是中枢神经系统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通路受损 , 核医学就有检测多巴胺神经功能的探针 , 可以在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运动症状之前10~20年 , 通过核医学显像检测患者的多巴胺神经功能是否受损 , 从而进行诊断 。 ”
张祥松教授认为 , 核医学的发展的趋势可能会朝向“影像病理学”发展 , “在某些疾病的确诊方面甚至比常规病理更有优势 , 未来可能影像部分替代病理检查的作用” 。
以乔布斯罹患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为例 , 一般会根据Ki67增殖指数进行病理分级(G1、G2、G3) , 应用影像检查进行临床分期 。 若从核医学角度 , 临床常规的“双核素扫描”会做两个显像:糖代谢和生长抑素受体表达 , 根据双核素扫描结果能更准确进行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和临床分期 。
在治疗领域 , 核素药物也有诸多的突破 , 已常用于甲亢、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骨转移引发的骨痛等治疗领域 。 以肿瘤为例 , 它的主要趋势是靶向治疗、精准治疗 , 向癌细胞“精确制导” , 避免“伤及无辜” , 在杀死肿瘤的同时减少副作用的产生 。
近年来 , 镥-177、钇-90等多种放射性同位素已被应用于肠道内分泌肿瘤、原发性肝癌等临床治疗;另外 , 基于核素的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也正被广泛的应用 。
本文插图
治疗用核药物
- 如果提前做个检查,这兄妹四人都会避免肠癌!
- 联合国报告称:人类可以终结艾滋病,20年间避免了1620 万人死亡
- 怀孕后,还会被痔疮折磨?预防、应对方法,孕妈们需提前了解
- 证实!10万人参与的研究:久坐十小时,患癌时间提前4年
- 20年来首款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上市,为何却充满争议?
- 重磅!FDA近20年来首批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研发失败率高达99.6%!
- 提前完成!超190万人!
- 20年前患上两癌,至今无复发!这位院士的抗癌心态,值得学习!
- 癌症|肺结节属于良性肌肉瘤,不等于肺癌,病因多变,发现症状提前预防
- 长寿体质的人,往往没这5个特征,若你也是,提前恭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