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20年检出帕金森,核医学进入抢蛋糕前夕丨行业观察( 二 )



提前20年检出帕金森,核医学进入抢蛋糕前夕丨行业观察
本文插图


核医学:“影像病理学”+靶向“放疗”
所谓核医学 , 就是一种利用标记有放射性核素的药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 是放射性同位素、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束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核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 。
核医学历史悠久 , 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 , 为核医学理论奠定了基础;1874年 , 药剂师Morten Nyegaard发现核素;1935年 , 诺贝尔奖获得者Von Hevesy提出同位素示踪原理和技术 , 推进了核素药物在医疗上的应用;上世纪50年代后期 , 中国开始探索相关应用 。
如上所言 , 核医学应用场景分为诊断和治疗两类 , 整个业态就包括了核医学设备和核素药物 , 二者相辅相成 。
设备方面 , 目前临床上运用最多的是核医学影像诊断设备 , 其中应用比较成熟的主要包括正电子显像设备(以PET-CT为主)和单光电子显像类(SPECT)设备 。 这两种设备需要与核素药物(同位素显影剂)联合使用 , 患者在通过设备做检查之前需要注射特定的显影剂:前者一般使用F18-FDG等正电子显影剂 , 后者则用Tc99m标记的多种显影剂 。
药品方面 , 主要分为诊断性和治疗性两种 。 诊断性核药 , 主要是辅助核医学成像设备 , 其中最主要的是单光子药物和正电子药物 , 分别依托于SPECT和PET-CT的检测 。 治疗性核药 , 种类比较繁杂 , 多运用于肿瘤治疗、缓解骨痛等多个领域的治疗 。

提前20年检出帕金森,核医学进入抢蛋糕前夕丨行业观察
本文插图


核药产业分类(图片来源: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提到诊断 , 就不得不说到核医学影响的“妙用” 。
通俗地来说 , 它是功能显像 , 它是把示踪剂注射到人体内让其参与代谢 , 通过有选择地测量摄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所发出的射线来成像 , 既可揭示人体的代谢和功能信息 , 也能通过探测细胞活性的差异 , 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其它显像手段则是结构显像 , 就像拍照 , 如果拍出明显肿块 , 可能是恶性肿瘤 , 但也可能是炎症或良性肿瘤 。
以心绞痛诊断为例 , 传统冠脉CT能看出冠脉血管是否存在狭窄 , 但不能反映功能是否丧失 。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需要注射核素示踪剂 , 血管如果通畅 , 它会很顺畅地进出;若不通畅 , 则某部分心肌组织中就缺少这种放射性同位素 , 反映心肌血流的供应情况 。
再看肿瘤 , 一般其病理检查的金标准是穿刺+免疫组化 。 但从技术原理本身考虑 , 免疫组化反应的是单个点静态的信息 , 这种方式不能体现肿瘤的异质性 ,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结合全身PET/CT进行放射显影可以获得全身所有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特定抗原的表达量 , 相当于全身免疫组化 , 医生可获得更实时全面的动态信息 , 用于指导用药和用药后的随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