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上篇):不只是皮肤病,免疫系统介导的疾病

荨麻疹(urticaria)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 黏膜小血管扩张 , 渗透性增加 , 伴随出现局部水肿和瘙痒的风团等病症 , 一般在 2 -24小时内消退 , 但反复发病并持续时间超过6周的 , 则定义为慢性荨麻疹(CSU) 。 我国有医院对院内皮肤科急诊患者做了回顾统计 , 发现第一位的是荨麻疹 , 占了39% 。 [1]
除了一部分患者能找到明确病因 , 包括外在压力、温度、感染、药物、个别食物外 , 暂时很多荨麻疹患者的病因还没有共识 , 也找不到病因 。 治疗荨麻疹 , 一线治疗手段是抗组胺药物 , 包括H1受体抗结剂和H1抗组胺药 。 近年生物药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特别在国外也逐渐成为主流治疗手段 。 奥马珠单抗是标靶药 , 在治疗哮喘等过敏疾病已经有不少的使用经验 , 可以干扰免疫球蛋白IgE与肥大细胞(mast cell)和嗜碱粒细胞(basophils) , 降低免疫反应 。 [2] 但奥马珠单抗要几千元一针 , 每月可能不止注射一次…….
普通人一生中患上荨麻疹的概率高达15%- 25% , 女性患上荨麻疹的概率比男性高近1倍 , 成人比小孩的概率高 , 而大部分人在30岁到50岁之间出现荨麻疹 。 而45%的慢性荨麻疹找不到病因(idiopathic)而可能持续长达10年 。 [3] [4] 而约有20%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病情可以持续达20年 。 [5]
慢性荨麻疹(上篇):不只是皮肤病,免疫系统介导的疾病文章插图
荨麻疹跟自免疫系统疾病的关系
1986年的临床试验 , [6] 对12名慢性荨麻疹的患者 , 在皮肤注射自己的血清后 , 7名患者马上出现风团等荨麻疹有关的病征 , 证明荨麻疹有自免疫系统疾病的特征 。 有趣的是 , 1年后同一批患者 , 接受1年前的血清注射 , 大部分患者同样产生荨麻疹病征 。 而在再次接受同样的血清注射但没有产生荨麻疹病征的受试者 , 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在这一年中已经没有再出现过荨麻疹 。 1991年另一项研究,[7] 将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加进健康受试者的血淋巴细胞中 , 发现可以促使淋巴细胞产生组胺 。 综合来看 , 研究证明大部分自发性荨麻疹患者 , 自身血清中有刺激免疫系统促使荨麻疹的诱因 。
我们适应性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元素是免疫球蛋白 , 当中跟荨麻疹有关的有2种 , IgE和IgG 。 IgE可以引致急性免疫反应 , 也就是过敏的免疫球蛋白 , 而IgG一般不会促使急性免疫反应 , 但会导致慢性自免疫系统反应 。 下图形象地解析引起荨麻疹“最后一公里”路径 。 免疫细胞中 ,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在细胞表面 , 都有高亲和力IgE受体 , 称为FcER1 , IgE会粘附在受体上 , 时刻检查有没有细菌等抗原出现 , 一旦发现就启动细胞信号产生免疫反应 。 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已知的发病诱因 , 包括IgE可能对身体自身的细胞组织错误识别 , 导致免疫反应 , 也可能因为食物或环境中的假性过敏原(pseudo allergen)促使肥大细胞错误作出反应 , 也有可能因为患者产生对自身IgE和/或FcER1的自抗体IgG , 诱发免疫反应 。 一旦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细胞信号被触发 , 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会脱颗粒 (degranulate)和分泌组胺 , 引致皮肤产生风团和血管性水肿等荨麻疹病征 。 [3]
慢性荨麻疹(上篇):不只是皮肤病,免疫系统介导的疾病文章插图
IgG的自抗体和IgE的过敏抗体同样可以引发荨麻疹 , 奥马珠单抗由于只针对IgE , 所以对IgE引致的荨麻疹更有效 。2020年6月发表的对照组临床试验证明慢性荨麻疹是自免疫系统疾病 。 [8] 20名慢性荨麻疹患者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 , 当中2名是无效者 , 而18名对奥马珠单抗有反应的患者中 , 11名是早反应有效患者 , 7名是迟反应有效患者 。 分析患者对4种荨麻疹自抗体抗原(auto antibody antigen)的反应 , 发现50%的受试者对最少1种自抗体抗原同时有急性的IgE和慢性的IgG免疫反应 。 而当中迟反应患者则同时有IgE和IgG自抗体的比例较高 , 研究认为这可以解析为什么这些患者对奥马珠单抗反应较慢的原因(药物只对IgE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