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要警惕:不难受不代表病好了!反而更危险
很多心脏病患者认为 , 冠心病和感冒一样 , 如果难受的症状消失了 , 就代表病好了 。
错!这是一个错误 , 而且十分危险的想法!
很多心脏病患者就是因为这种观念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 甚至猝死!
在张医生救治的众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 有1个病例很值得与大家分享:
一、活着 , 却不是“最好”的结果半夜 , 急诊突然打来电话 , “有个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 过来会个诊吧!”我穿上白大褂迅速赶去急诊大厅 。
这是一位70多岁的老爷子 , 间断剑突下疼痛2天才来住院(剑突下 , 大概位置在胸腹交界处) 。 老人子女不在身边 , 平时和老伴一起居住 , 两天前收拾院子时突然出现剑突下疼痛 , 持续了大约1个多小时 , 患者以为是胃口不舒服 , 吃了点胃药 , 躺床上休息了半天 。 第二天症状消失 , 老人认为自己病好了 , 可是到了晚上出现呼吸困难、无法入睡 , 于是给子女打电话送到了医院 。
文章插图
我拿着急诊心电图一看 , 急性广泛心肌梗死 , 并且已经出现病理性Q波 , 这意味着冠状动脉中的一根主支发生了堵塞 , 加之缺血时间过长 , 心肌已经发生彻底的坏死 。 由于心梗面积过大 , 患者出现了喘憋、不能平卧的心衰症状 。 于是我先将患者收入院进行药物治疗 , 入院诊断明确: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积极治疗10多天后 , 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 我们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 。 结果不出所料 , 一根主血管堵了 , 好在病变并不复杂 , 植入1枚支架后开通了血管 。
可是 , 这却是一个“坏”的结局 。 这位心脏病老人虽然开通了血管 , 但是坏死的大面积心肌已经无法再生 , 心功能受到了永久性的打击 , 心衰的威胁也将伴随他后半生 。 如果遇到感冒、劳累 , 都有可能再次发病甚至威胁生命!
什么是“最好”的结局呢?如果老人发病时迅速来医院就诊 , 立刻接受支架治疗开通血管 , 不仅能极大的减少心肌坏死 , 更能够有效避免心衰的出现 , 患者几乎可以恢复全部的日常活动 。 这就是现代医学所推崇的“急诊PCI”!
文章插图
二、为什么心脏不难受不代表病好了?当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狭窄时 , 心肌供血减少 , 心肌就会通过神经传递出胸痛、胸闷等不适 。 但是 , 由于心肌供血的“自我保护”机制的存在 , 心肌会逐步恢复供血 , 所以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
但这仅仅是症状消失 , 冠脉的狭窄病变却是永久性的;并且每一次症状发作 , 就意味着冠状动脉病变不稳定 , 而且在持续加重 。 当狭窄超过一定限度(75%-100%) , 就有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 而梗死后的心肌十分脆弱 , 一旦出现破裂 , 甚至会导致猝死 。
所以 , 心脏不难受了和病好了没有任何关系!反而是催促患者尽早去医院就诊的警报!如果能在心肌梗死早期(12小时之内)及时接受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治疗(也就是通常说的下支架) , 我们就有逆转心肌死亡的可能 。 经研究统计 , 在心脏病支架出现之前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率高达30% , 而接受支架治疗的患者已经下降至5%!
文章插图
早一分钟就诊 , 少一分钟风险 。 早一刻开通闭塞血管 , 多一份健康的生活 。
【心脏病患者要警惕:不难受不代表病好了!反而更危险】我是心血管内科张医生 , 如果喜欢我的科普文章 , 就请点赞吧!还可以转发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关注我还可以看到更多心脏病的健康知识哦!#健康科普排位赛#
- 晕倒在赛场的球星,为何要装心脏复律除颤器?有啥作用?
- 尿毒症|43岁女性身患尿毒症,她的经历值得我们警惕,有哪些注意事项?
- 糖尿病足严重的可导致截肢!专家:警惕糖尿病足早期的蛛丝马迹
-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6个部位疼痛,可能是并发症到来的信号,别不当回事!
- 1.2厘米的大磨玻璃结节未必是肺癌,反而小结节是原位癌,需警惕
- 肝移植,一直是重度肝病患者的首选,但它确实也存在一些瓶颈问题
- 警惕“未老先聋”,神经外科沈建康教授提醒:这或是听神经瘤作祟
- 心脏骤停?科学急救,理性预防,学会这三步
- 二胎妈妈查出癌症!医生:这个细节所有孕妈要警惕
- 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专家共识3---糖尿病合并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