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强迫症?是遗传惹的祸吗?( 三 )


另外 , 其父母的关系很差 , 两人总是吵闹不断 , 家庭氛围极差 。 每次父母吵架时 , 琪琪就努力转移注意力 , 经常把注意力集中风扇的声音上 , 以此减弱父母吵架对自己的影响 。
这些是家庭中的因素 , 还有学校里的事件 。
上了高中后 , 琪琪因睡觉打呼噜遭到舍友埋怨 , 导致她每次睡觉前非常忐忑 , 尤其是考试前夕 , 她既不敢睡太沉担心自己打鼾 , 但又非常困 , 还害怕影响第二天考试 , 内心的焦虑程度非常高 。 于是 , 她又把注意力转移到风扇上了 , 她每次在宿舍失眠 , 风扇声就在她耳边萦绕 。
所以 , 一开始是琪琪自己主动关注风扇声的 , 但逐渐地 , 风扇声开始不受控制地闯入自己的生活 。 她想专心做作业、考试的时候 , 总是不自觉地受到电风扇声音的干扰 , 还泛化到其它常人注意不到的噪音 。
在这个阶段 , 她又看了一篇文章 , 大意是:远古时代的人类的听觉非常灵敏 , 只有随时察觉到环境的危机才能生存下去;但现代社会安全得多 , 人类的听觉也就不那么灵敏了 。
琪琪将文章的意思歪曲理解了 , 她认为自己对声音那么敏感 , 是不是意味着自己退化成远古时代的人类了?她去询问同学有没有听到噪音 , 大家都说没有 , 她更加惶恐了 , 更加确信自己退化了 , 自己不如别人 。
这个案例典型地体现了三大心理流派对强迫症的不同理解:
按照精神分析 , 琪琪幼年时确实遭受了不少来自于原生家庭的精神创伤;
琪琪是特定场景下其焦虑情绪与风扇声结合在一起 , 形成了条件反射 , 发展至强迫症状 , 这符合行为主义的理解;
琪琪看了那篇文章 , 以为自己退化了 , 对自己的感受产生了错误认知 , 这又印证了认知理论的分析;
而琪琪的家庭关系长期不良 , 父母对其缺乏关爱和支持 , 其内心缺乏自信与安全感 , 这也是人本主义学说的缺乏安全的需要 。
可见每一种心理学流派都分析得有道理 , 但又都不完整 , 不够深入 , 而且根据相应理论发展出来的心理干预技术进行处理的时候 , 低效 , 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
按照我们的理解 , 实际上患者琪琪是遭受了大量叠加性创伤导致了强迫症症状 , 在深度催眠下 , 激活相应的创伤并进行针对性高效修复后 , 其负性情绪、错误认知、相关的画面及身体的不适感消失 , 相应的对声音敏感的强迫症症状也最终消失了 。 这也否定了关于强迫症主要是遗传因素导致的观点 。
我们机构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时 , 还发现了强迫症背后的另一种心理机制——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 有的强迫症患者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度夸奖 , 反复体验到赞美带来的愉悦和兴奋 , 并逐渐变得过分在意渴望他人的认可 , 也害怕失去这种认可 , 进而会不断地自我施压 , 而追求完美是自我施压的一个表现而已 。
他们甚至也对自己形成一定的错误认知 , 认为自己能力很强 , 不能接受失败 , 一开始可能只在学业上追求完美 , 后期泛化 , 对于生活的其它方面也追求极致 , 达不到理想便极度焦虑 , 逐步形成强迫型人格 。
主流精神医学认为强迫症其实属于谱系障碍 , 患者一开始有强迫型人格特质 , 慢慢演变成强迫症 , 最后发展到强迫型人格障碍 。 所谓的强迫型人格特质 , 一般指谨小慎微 , 追求完美等性格特点 。
我们发现 , 这种人格特点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 不能完全归咎于所谓的天生“气质”;相反 , 其往往是源于后天的心理创伤和过度夸奖 。
因此 , 我们虽不敢说已经将强迫症的本质理解透彻 , 但至少比传统的三大心理流派理解得更加深入:
强迫症的心理根源是以叠加性的心理创伤为主 , 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为辅的病理性记忆;
后天经历形成的病理性记忆是最主要的患病根源 , 而所谓的神经递质、内分泌、大脑功能的变化和异常 , 其实是心理变化导致的结果和中间作用环节 , 而不是最初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