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强迫症?是遗传惹的祸吗?

目前 , 在精神病学界里 , 关于强迫症的病因众说纷纭 , 国内外医学科学界对于强迫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分析和研究 , 主要集中在生物学层面 , 尤其是遗传因素 。
很多父母也认为孩子的强迫症是遗传得来的 , 十分焦虑 。 他们过度悲观 , 害怕孩子需要终身服药 , 有的还担心会遗传给下一代 。
今天这篇文章 , 我查阅了相关文献 , 并结合我们在临床实践上的经验 , 来为大家分析强迫症的病因 , 希望父母能更客观、理性看待强迫症 。
01、生物学因素
● 遗传因素
先来说传统的遗传学研究 。 家系研究显示 , 强迫障碍先证者(指家系中第一个被确诊的那个人)的父母及同胞具有强迫型人格障碍者占14%~37% 。
单卵双生子研究显示 , 强迫障碍共同发病率为63%~87% , 患者一级亲属的总体发病率为10.0%~22.5% , 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
这些数据真的能说明强迫症主要是遗传因素导致的吗?并不能 。
因为对精神心理疾病而言 , 家系研究是有很大缺陷的 , 其无法区分真正的生物学上的遗传因素和共享环境因素、类似环境因素和原生家庭因素等 , 后面三者往往被忽视 。
所以 , 以上家系研究不能得出“有遗传性”的结论 , 顶多只能说明强迫症有家族聚集现象、有数据上的相关性 , 反而提示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对强迫症的形成很重要 。 这就跟家系研究得出所谓的“双相遗传度高达80%”这一说法是同样道理 , 是不科学的说法 。
关于家系研究的具体缺陷和不科学性 , 我已经在以往将双相遗传因素的文章里详述过 , 在此不做展开 。
因此 , 家系研究这种研究疾病遗传度的方法已经失去地位 , 目前更普遍、更科学的是基因为单位的现代遗传学研究 。
目前 , 未发现某一对等位基因突变或缺失会决定个体是否罹患强迫症 。 也就是说 , 强迫症不是像白化病、地中海贫血那样的单基因遗传疾病 。
为什么会得强迫症?是遗传惹的祸吗?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 , 有观点认为强迫障碍的遗传是多基因遗传方式 , 学者们在探索哪些候选基因可能导致强迫症 , 取得了一些数据 。 但是 , 总体而言 , 这些试验结论不能被重复 , 结论不确切 , 未能证实强迫症真的是通过多基因遗传的 。
综上所述 , 虽然现有的科研证据尚不能完全排除强迫症的遗传性 , 但也无法证实 。 再加上 , 在临床上 , 虽然强迫症并不好治 , 但也不缺乏有家族史的患者最终痊愈的例子 , 数量并不少 。 所以 , 大家对所谓的遗传因素说法并不用特别在意 , 更不必恐惧 。
● 神经递质因素
目前认为 , 大脑中各种神经递质的失衡状态可能是强迫障碍的重要原因 , 其中最主要的是5-羟色胺异常 。
自从1959年 , 人们发现抗抑郁药治疗强迫障碍有效以来 , 这一类药品就不断被用来治疗强迫症 。 其中 , 被认为作用于5-羟色胺的氟西汀和氯米帕明的作用最明显 , 是治疗强迫症的常用药 , 而氯米帕明的的疗效更加明显 。
这其中的药理作用比较复杂 , 简单来说 , 5-羟色胺中有14种受体 , 其中 , 长期激动5-羟色胺1D受体可导致5-羟色胺释放增加 , 改善强迫和抑郁症状 。
另外 , 其它相关研究也提示强迫症患者也可能存在去甲肾上腺素系统(NE) , 多巴胺 , 谷氨酸等异常 。
为什么上述表达中 , 我特意强调了“可能”二字?因为这些神经递质的异常并不是在所有强迫症患者身上都能发现的 , 很多患者的检测数据与常人无异 。 这也是有的抗强迫药物对这个患者有效 , 但对那个患者不起效的原因 。
因此 , 神经生化、尤其是神经递质方面的强迫症发病机制有一定研究基础 , 但不完全确切 。
● 神经影像学
对于抑郁症的脑影像学发现很多人都知道了:抑郁障碍患者的海马体、额叶皮质、杏仁核等脑区有体积缩小的现象 。 双相障碍的影像学也发现了海马体、杏仁核等位置的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