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香味商情曾庆伟谈吃:吊锅,湖北人的火锅


曾庆伟谈吃
【色香味商情曾庆伟谈吃:吊锅,湖北人的火锅】吊锅 , 湖北人的火锅
作者:曾庆伟
色香味商情曾庆伟谈吃:吊锅,湖北人的火锅
本文插图
火锅在四川、重庆(在餐饮业界 , 川渝是一体的菜系 , 都被称为川菜 , 川菜系中包涵了重庆菜系 , 本文所称火锅亦然)讨人喜爱 , 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 。 其实 , 湖北人在对火锅的热爱程度上 , 与四川、重庆人可有一比 。
只是 , 湖北人爱吃的火锅 , 叫法不同 , 名曰吊锅 。
火锅与吊锅不仅名字有异 , 在食材品种、锅底汤料、炊具式样等方面 , 两者亦有不同 。 吊锅和火锅的共通之处 , 在烹饪方法的本质上都是“煮” 。 按照辞典的解释 , 所谓“煮” , 是指把东西放在水里 , 用火把水烧开 , 经过一段时间使开水中的食物至熟的方式 。
按字面上的意思 , 所谓吊锅就是“吊起来的锅” , 作为一种炊具 , 吊锅在鄂东的大别山区、鄂南的咸宁和鄂西南的恩施等多山地区 , 算是个稀松平常的器物 , 只是各地吊锅式样有所差别而已 。 山越大、林越密的地区 , 吊锅的普及程度越高 , 吃吊锅受到当地居民的喜爱程度亦愈高 。
湖北人吃吊锅的历史可谓久矣 。 从武汉近郊盘龙城出土的文物中 , 就有数量不在少数的不同尺寸的陶制鼎罐 , 或曰“釜” , 其形状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吊锅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 用鼎罐和吊锅烹饪饭菜的方法也是一样的 , 皆是将鼎罐和吊锅架在火上 , 在鼎罐和吊铞里烹菜焖饭 。 也可以这么说 , 古时先民使用的鼎罐就是我们今天的吊锅 。 鼎罐与吊锅的主要差别在于材质的不同 , 鼎罐是陶制的 , 吊锅是铁制的 。 当然 , 汉民族使用陶瓷的历史要比使用铁器的历史久远多了 。
如此说来 , 吊锅在湖北人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至少也有4000年的历史了 。
色香味商情曾庆伟谈吃:吊锅,湖北人的火锅
本文插图
湖北人吃吊锅 , 与四川人吃火锅一样 , 也是一年四季皆可 。 但论及吃吊锅与人的身体脏腑之间的平衡协调关系 , 以及吃吊锅的情趣 , 当推冬季吃吊锅为佳 。
事实上 , 湖北人吃吊锅能够形成延绵不绝的饮食传统 , 且历久而不衰 , 在于暗合了当地土著喜欢“一热三鲜”的饮食习俗 。 食客冬天吃着烫嘴的的吊锅 , 咂磨着吊锅中鲜润的滋味 , 人的身体从里到外 , 从上到下 , 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舒适感 。
在我看来 , 湖北人冬季吃吊锅 , 可以吃出文气和江湖气的两种气度 。
三九腊月 , 屋外朔风怒号 , 寒气凛冽 , 滴水成冰 。 屋内朋友家人 , 暖气融融 , 围吊锅而坐 , 推杯换盏 , 把酒话桑麻 , 确实可以体味到白居易诗:“绿蚁新醅酒 , 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 , 能饮一杯无”的境界 。
勿用置疑 , 能把吊锅吃出诗情画意的 , 仅限于文人雅士一类 , 是吃吊锅菜的少数 。 更多的人 , 则把吊锅吃出了江湖味道 。 也可以这么说 , 吃吊锅与湖北的主流文化形式——码头文化的属性是非常合拍的 。
所以 , 我们时常在吊锅大排档上看到这样一幕:一圈人众 , 围坐一口吊铞旁 , 大小不论 , 高低不分 , 长幼不计 , 男女无别 , 人的社会属性此时淡淡隐去 , 肩膀一齐便是兄弟 。 食客大块吃肉 , 大口吃菜 , 大碗喝酒 , 大声喧哗 。 虽然没有论秤称金 , 那吃吊锅的场面 , 与许多电影中绿林山匪洞穴聚餐的情景确有几分相像 。 酒管够 , 菜吃饱 , 吃得好不好?全依着自己身体的本钱作为评价的依据 。 这吊锅 , 确实吃出了几分豪气 。
我们说湖北的吊锅是个好东西 ,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 , 未必湖北的吊锅还能好过四川火锅?
客观地说 , 在食材品种、锅底汤料、炊具式样等方面 , 湖北吊锅与四川火锅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 从作为炊具到盛器的形式感考量 , 吊锅远没有火锅形式感强 , 变化的形式多;从火锅底料到锅内的内容计 , 吃火锅要比吃吊锅不知要丰富多少倍;如果从被人接受的程度比较 , 四川火锅早已扬名四海 , 天下无人不识 。 反观吊锅 , 也只在湖北省境内吃香 , 走得稍远的外省地区 , 大约也就是安徽、河南等与湖北交界的鄂豫皖大别山地区 , 说白了 , 其实也就是沾了三地同为大别山一脉的光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