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误解王安石,很多人没读懂今天改革的潜台词文化纵横( 四 )
除了对变法本身的批评,南宋之后的思想家们也对王安石的改革路径进行反思。比如朱熹,他羡慕王安石“得君行道”的机遇,也不反对“恢复三代”的政治理想。但是,朱熹觉得不应该搞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条路阻力太大,而且对各种外在的条件要求太高。理想的改革者,必须既是最顶级的学问家、思想家、政治家,同时还要有皇帝和士大夫们的鼎力支持,有稳定的、不受干扰的政治环境。这些因缘条件想要完全具备,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于改革者来说,更现实的做法是什么呢?理学家的回答是“必有《关雎》《麟趾》之意,方可以行周官法度”。也就是要先从基层、从民间做起,通过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建立起一套普遍的社会共识和社会秩序,一代代人前赴后继,这才是能够长期持续并真正产生实际效果的“变革”。因此,南宋以后,理学家们特别重视办书院、建祠堂、搞童蒙教育,乃至编写小说、戏剧、评书,把儒家的忠孝节义、家国情怀向普罗大众输送。
总而言之,宋代以后,中国政治与思想出现了两个基本倾向:一个是偏向保守的政治文化;另一个是儒学下沉,与基层社会进行更紧密的结合。这两个趋势可以说都是针对王安石变法这个“靶子”产生的反向作用。
文章插图
第二个方面,王安石变法扎了一个根子,那就是“道理”二字。现代中国人很熟悉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是“讲道理”,虽然是一句平常的大俗话,但它的内涵很深。“讲道理”意味着不偏见、不迷信、不盲从,不被鬼神、祖先、权威禁锢自己的思想,而是用理性的方式去生活,去和世界打交道。
这种“讲道理”的观念,在先秦时期的思想家那里就已经体现出来,孔孟老庄,都是在“讲道理”。但是从战国秦汉一直到魏晋隋唐,“道理”其实并不是社会主流观念,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乃至谶纬迷信、民间宗教,才是影响力最大的精神元素。所以有学者把这个阶段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神文时代”。
这种观念意识,经历了晚唐五代,从北宋时期开始发生变化。宋太祖赵匡胤问宰相赵普“天下何事最大”,赵普答“道理最大”。作为武将出身的皇帝,不能拿武力和权力压服别人,而是尊重道理,用道理来让人心服口服。但宋太祖和赵普所说的“道理”,还是一种比较直白朴素的观念,没有太多哲学内涵。
直到北宋中期,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才从各个角度对“道理”这个概念进行了丰富的哲学讨论,真正给这个理念赋予了深刻意义。王安石不仅是一个政治改革家,更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他的学术引领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风气:不迷信权威、不沉迷于传注,勇敢提问、大胆质疑,打破旧的观念桎梏,用“道理”作为判断价值的依据。
在这种时代风气的作用下,北宋中期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又一个高峰。由王安石、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这些思想家们掀起的哲学思潮,可以说是中国近世的“启蒙运动”,将“道理”二字的内涵阐述得丰富且深刻。所谓“道理”,既包括自然的法则规律,也包含人心中的良知和道德情感,同时还包括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标准与规范。这些思考探索,开启了宋明理学的先声,启发了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后世的哲学家;又通过西方传教士的转译,间接影响到了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欧洲思想家,对于西方近代的启蒙运动产生推动作用。
最重要的是,它让“天理”“良心”这些哲学概念,变成了人人皆知的俗语,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深处,成为现代人三观的基石。今天的中国,可以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却有着共同的道德意识和家国情怀。如此既可以避开宗教的非理性因素和教派斗争,又能建立起类似于宗教的,甚至比宗教更强大的群体凝聚力。所以说,王安石和他们那一代人的思想、行动,给中国文明深深地扎了一个根子。
- 蟹爪兰“软趴趴”像霜打了一样,因为犯了1个大错,赶紧改来得及!
- 战国时没有国土却影响巨大的国家,因为自我要求太严格,最终灭绝!
- 王昭君的墓为什么能够保留到今天?因为这个原因盗墓贼都要绕着走
- 李清照的豪华朋友圈:秦桧是她表妹夫,蔡京、王安石都是亲戚
- 古代为什么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因为不敢有
- 武松恶心宋江不是因为厌恶招安,他从两件事看出宋江已成妖邪之辈
-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自私很多人都误解原意了
- 秦武王举鼎被人误解两千多年,其实他不是逞能,而是有很深的目的!
- 为啥我这么喜欢钓鱼不为别的,因为钓鱼是全世界最公平的活动
- 名人的书法被拍砖,是因为水平低吗?看看郭德纲和贾平凹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