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篆刻界缘何刮起一股“青春旋风”?且看幕后…… ?聚焦?


以刀代笔,以石言志
方寸之间见天地
篆刻艺术已有三千七百多年历史
至今依然吸引着众多创作者
包括年轻人,痴迷于“让石头唱歌”
篆刻艺术究竟有怎样的魅力?
这些青年作者这样说——
 上海篆刻界缘何刮起一股“青春旋风”?且看幕后…… ?聚焦?
文章插图
沈飏:小小的一枚印章作为身份信用的凭证,大到帝王手中象征至高皇权定鼎天下的国玺,小至民间百姓的私人印信,绵延千载,历经十余个朝代,他伴随着时光的荏苒、空间的变幻,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这是中国篆刻艺术的魅力所在。(沈飏作品▼)
 上海篆刻界缘何刮起一股“青春旋风”?且看幕后…… ?聚焦?
文章插图
 上海篆刻界缘何刮起一股“青春旋风”?且看幕后…… ?聚焦?
文章插图
孔宪勇:西汉扬雄有言:“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而民国早期渡台印人王壮为更其谱名“沅礼”为“壮为”,其意为“壮夫偏要为之”,余初闻之,甚觉有趣。书法、篆刻昔日常被认为是小道、学问之末流,然其绝妙,非深耽其中者,不能一窥堂奥。(孔宪勇作品▼)
 上海篆刻界缘何刮起一股“青春旋风”?且看幕后…… ?聚焦?
文章插图
 上海篆刻界缘何刮起一股“青春旋风”?且看幕后…… ?聚焦?
文章插图
杨奕然:我学印由汉印着手以期得其正大宽博之气;继而学习魏晋南北朝印风,渐知其激荡烂漫之处;又从战国古玺中体会自由纵任之情。这些充满巧思智慧的作品,让我在方寸世界之间体会到了万千气象。(杨奕然作品▼)
 上海篆刻界缘何刮起一股“青春旋风”?且看幕后…… ?聚焦?
文章插图
 上海篆刻界缘何刮起一股“青春旋风”?且看幕后…… ?聚焦?
文章插图
篆刻艺术有着多变的风格
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年轻人也借此彰显自我审美和个性
陆宗盛:小时候的我喜欢刻刻划划,有幸认识篆刻便深以为迷。平时创作的每方印作,其内容皆为有感而发。(陆宗盛作品▼)
 上海篆刻界缘何刮起一股“青春旋风”?且看幕后…… ?聚焦?
文章插图
 上海篆刻界缘何刮起一股“青春旋风”?且看幕后…… ?聚焦?
文章插图
许非同:我喜欢玺印,觉得它十分有趣。字形有趣,章法有趣,刻的时候也有趣。但是,我比较胆小,又喜欢精致。故在玺印创作时,多取法文静的字形,多使用比较规整的章法,再配合精致的边款,以达到我想要我的篆刻作品比较文气的目标。(许非同作品▼)
 上海篆刻界缘何刮起一股“青春旋风”?且看幕后…… ?聚焦?
文章插图
 上海篆刻界缘何刮起一股“青春旋风”?且看幕后…… ?聚焦?
文章插图
陈惊雷:学习篆刻以来,我对于将军印等粗犷风格的印章就有着强烈的好感。时不时地我也会意临一些自己喜欢的将军印,不一定是整方印,也可以是某个字,甚至某个局部。在创作时,我更倾向于一鼓作气地完成线条质感的表现。(陈惊雷作品▼)
 上海篆刻界缘何刮起一股“青春旋风”?且看幕后…… ?聚焦?
文章插图
 上海篆刻界缘何刮起一股“青春旋风”?且看幕后…… ?聚焦?
文章插图
赵其令:自接触古玺以来,初觉妙趣横生,后觉表现实难,难在境界,难在文气,难以做到“文质彬彬”。当然,对事物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阶段,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见识,我相信总能在其中发现更多的可能。然后在作品中不断注入新鲜的活力,让自身的情趣品格在作品里渗透,最终能入古出新,形成一番新的面貌。(赵其令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