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缘何又被称为拜月节农耕时代的夕月是国之大事!

如今的中秋节已经越来越简化,它最重要的一个寓意是团圆,最主要的一种美食是月饼,实际上在古代,中秋节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在这一天,会有很多的活动,甚至会有大型祭祀活动,即拜月。根据史料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和《礼记》中,比如《周礼·夏官·司弓矢》中有这样的记载:“中春,献弓弩;中秋,献矢箙。”;《礼记·月令 》中则这样记载:“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觿中。”
 中秋节缘何又被称为拜月节农耕时代的夕月是国之大事!
文章插图
这里的仲秋或者中秋,是与仲春或者中春相对的,即秋季的第二个月,就是八月,八月是一个很重要的月份,在农耕时代,八月既是收获的一个月,又是需要种植麦子的一个月,在这个月需要催收和鼓励耕种,也要积极储备各种粮食和过冬需要的物品。与此同时,仲秋正是阴盛阳衰的分界点,夕月(即拜月)成为这个月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这其实是国之大事。《国语》、《周礼》、《史记》中都有朝日夕月的记载,即春分祭祀太阳、秋分祭祀月亮。韦昭注解说:“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拜日于东门之外,然则夕月在西门之外也。”秋分现在看来是固定在某几天,但在古代,尤其是唐朝之前,这个秋分夕月的时间并不固定,似乎在八月的任何一天都可以,只要是好日子,都可以用来举行拜月大典。但值得注意的是,唐朝之前,这种仲秋月拜月大典是由皇家主持的,即普通百姓是不可能有机会参加的,拜月大典的目的是“教民事君”,为百姓求得一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农耕时代百姓最朴素的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但只能由皇帝来祭祀才有效,所以八月的拜月大典都由当时的皇帝来主持,比如《北史》中记载,578年,“八月丙寅,(宣帝)夕月于西郊。”这是北周宣帝宇文赟于八月初二在西郊进行的一次拜月大典。
 中秋节缘何又被称为拜月节农耕时代的夕月是国之大事!
文章插图
唐朝之前的各种古籍包括正史中都来没有中秋节的任何记载,唯一的就是这个仲秋之月的祭祀活动,或许在经年的祭祀中,人们发现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月亮最大,是最适合用来拜月的,于是八月十五很可能在唐朝之前就成为固定的夕月日期。但这种活动进局限于皇室来举行,普通百姓没有资格参加,其在史籍中的记载不免就简单了很多,也没有什么有趣的值得记载下来的事情发生。这种情况在唐朝时期有了变法,史籍中的记载虽不多,但是诗歌中的记载却是相当多的,我们知道,唐朝时期是诗歌大爆发的时期,唐诗是我国古代最具魅力的存在,是唐朝的文化象征,整个唐代,有记录的就有一百首以上关于八月十五的记载,这说明到了唐朝,拜月活动逐渐为普通人开放,而八月十五这一天也开始逐渐走进大众,尤其是被学士文人赋予了更多的东西,比如杜甫、刘禹锡、白居易、韩愈等,都有关于八月十五的诗作,诗人本就是性情中人,他们多是远离故乡在外为生计奔波,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对着圆圆的月亮,突然就想到了家中的亲人,于是会出现这样一个场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众多诗人的这种情感寄托中,八月十五的月亮承载了人们对于亲人的思念,于是思念一步步演变为盼着团圆,这或许就是后来八月十五中秋节最终成为一个法定假日的原因吧。当然在大唐时期,八月十五的确是多了很多活动,皇帝拜月大典,百姓也有拜月活动,还有赏月、玩月的活动出现,总之,从大唐开始,八月十五的月亮就与寂寞无缘了。
 中秋节缘何又被称为拜月节农耕时代的夕月是国之大事!
文章插图
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也在这一天有诸多的故事流传下来,比如会所《霓裳羽衣曲》就是在这一天被创作出来的,比如唐玄宗为杨贵妃造望月台,《开元天宝遗事》称之为望站台,说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八月十五这一夜在太液池凭栏望月并不尽兴,于是唐玄宗下令在太液池的西岸另造一座百尺高台,为的是来年能登台望月,这不是望月台是什么。只可惜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这等雅趣注定实现不了了,因为望月台还没有建起来,安禄山就领兵气势汹汹的杀来了,望月台只建了个地基而已,倘若事实属实,那么这一年当时755年。拜月从原先的政治需要和农耕需要演变为百姓心中对未来生活的各种美好期盼,或者单单就是在这一天生出平安喜乐的幸福,八月十五成为全民节日,各种相关的诗歌创作有人层出不穷。于普通百姓来说,八月十五拜月就不仅仅是祈祷风调雨顺了,各种各样的期盼以及情感似乎都可以在这一刻进行处理,当然也有黯然伤魂在其中,比如吉中孚妻的《拜新月》,其中有这么几句不忍卒读:>“望月更长生。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仪,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从明眸皓齿的少女到如今的庭院怨妇再到未来的悲寂阿母,时间究竟对人做了什么?这首诗中写的是女子的拜月,实际上,古代,男女拜月所求的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十二三岁的花季年龄,南宋时期的《新编醉翁谈录》中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