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贵粟疏翻译及原文( 二 )


按现行法令,民间能输送一匹战马的,就可以免去三个人的兵役 。战马是国家战备所用,所以可以使人免除兵役 。神农氏曾教导说:“有七八丈高的石砌城墙,有百步之宽贮满沸水的护城河,上百万全副武装的兵士,然而没有粮食,那是守不住的 。”这样看来,粮食是君王最需要的资财,是国家最根本的政务 。
现在让百姓交粮买爵,封到五大夫以上,才免除一个人的兵役,这与一匹战马的功用相比差得太远了 。赐封爵位,是皇上专有的权力,只要一开口,就可以无穷无尽地封给别人;粮食,是百姓种出来的,生长在土地中而不会缺乏 。能够封爵与赎罪,是人们十分向往的 。
假如叫天下百姓都献纳粮食,用于边塞,以此换取爵位或赎罪,那么不用三年,边地粮食必定会多起来 。陛下降恩,让天下人输送粮食去边塞,以授给爵位,这是对百姓的很大恩德 。我私下担忧边塞驻军的粮食不够吃,所以让天下的屯粮崐大批流入边塞 。如果边塞积粮足够使用五年,就可以让百姓向内地各郡县输送粮食了;如果郡县积粮足够使用一年以上,可以随时下诏书,不收农民的土地税 。
这样,陛下的恩德雨露普降于天下万民,百姓就会更积极地投身农业生产,即使有时有军役,亦或者遭遇洪水干旱,百姓生活也不会穷困匮乏,天下仍会平静安宁;年成丰熟,天下就会十分富庶安乐了 。原文: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禹、汤,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 。
急求论贵粟疏(晁错)翻译 。。谢谢!

论贵粟疏翻译及原文

文章插图
原文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
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脂;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
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 。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 。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 。
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 。
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 。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