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警惕!中国疾控中心发布重大发现!接触它可能感染新冠!
10月17日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消息称 , 近日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 , 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 。 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 , 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
文章图片
本次从青岛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活病毒 , 是首次在实验室外证实在冷链运输特殊条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装上存活较长时间 , 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具备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 。 在特定环境条件下 , 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导致无有效防护的易感接触者发生感染 , 感染风险人群主要为冷链物品从业人员 。 本发现提示 , 在防范境外感染者输入的同时 , 需注意在境外被病毒污染的冷链物品将病毒输入的风险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林炳亮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解释 , “以往在外包装检测出来是病毒核酸 , 相当于病毒的‘残骸’ , 活病毒相比于病毒‘残骸’的传播性更高 , 不是活病毒的话 , 很难结合到细胞的受体 , 从而难以侵入到人体内 。 ”
02为何之前没有分离到活病毒却有感染者?
“通过接触冷链的食品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 , 在早期接触的时候病毒还是活的 , 只是之前没有检测出来 , 但到后面的检测出来之后 , 已经不是活病毒了 , 它只剩下病毒‘残骸’了 , 核酸就是一个病毒的成分 。 ”林炳亮说 。
03冷冻海鲜还能够买吗?对于普通人来说完全并不需要紧张 , 中疾控表示 , 普通公众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的感染风险很低 。 在特定环境条件下 , 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导致无有效防护的易感接触者发生感染 , 感染风险人群主要为冷链物品从业人员 。
近期 , 我国有关部门对冷链食品开展了新冠病毒核酸抽检 。 截至9月15日 , 全国24个省份报送了298万份检测结果 , 其中冷链食品及包装样品67万份 , 从业人员样品124万份 , 环境样品107万份 , 仅在22件食品及包装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 病毒核酸载量较低 , 此前未曾分离到活病毒 。
【健康百科|警惕!中国疾控中心发布重大发现!接触它可能感染新冠!】现有研究和防控实践显示 , 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 , 未发现通过摄入食物导致感染的情况 。 迄今为止 , 也尚未发现消费者因接触污染的冷链海产品而感染的病例 , 我国消费者感染风险极低 。 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仍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 同时 , 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了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监测、消毒等措施 , 普通公众注意保持清洁、生熟分开 , 可以正常购买和食用进口生鲜 。
05疫情防控重点已转向“人、物并防”
中疾控表示 , 此次发现也提示在防范境外感染者输入的同时 , 需注意在境外被病毒污染的冷链物品将病毒输入的风险 。
10月16日 , 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印发《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业生产操作规范建议(第六版)》 , 提出边境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边境快件处理场所等国际邮件快件处理场所要加强消毒、通风等工作 , 严防境外疫情特别是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疫情通过寄递渠道输入 。
06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日常防护建议
病毒污染的物品上特定条件下尚存活的病毒可能导致无有效防护的易感接触者感染 , 主要为相关行业从业人员 。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期印发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已要求各地落实冷链食品相关从业人员的日常防护、健康监测和核酸主动筛查 , 改进生产、加工和交易环境卫生条件 , 降低从业人员感染风险 。
中国疾控中心建议工作中经常与具有较高新冠病毒污染可能的冷链产品密切接触的行业从业人员 , 如从事冷链产品装卸、加工、销售等的人员 , 需增强防护意识 , 做好日常防护 , 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冷链产品 , 接触冷链产品后未脱掉可能被污染的工作服并洗手消毒前不摸口鼻眼 , 工作完成后需立即洗手消毒 , 定期进行核酸筛查 。
- 除了三高,最不能忽视的健康指标之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健康头条|极罕见!一年四季都“炸毛”!10岁女孩患爱因斯坦同款奇葩病
- 健康一招灵 | 4个小动作,轻松预防这个高发病
- 鸡蛋|给孩子吃鸡蛋、喝牛奶都不如吃这菜,3块钱1斤,要多给孩子吃
- 葡萄干|葡萄干加“它”泡水喝,每天喝一杯,排除湿毒,身体更健康
- 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健康须知丨牢记7点注意事项,远离痛风折磨
- 排毒|会吃的人更健康,每天多吃3种食物,排毒养颜,提高免疫力!
- 为什么H型高血压那么可怕?做好3点,能保护心脑健康
- 哈市疾控中心提醒:冬季警惕这4类传染性疾病和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
- 大雪节气养生9原则 助你健康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