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何日辉|今年重新高考,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她曾被诊断抑郁症、双相障碍( 三 )


第一个在发生在幼儿园时期 。 小林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 , 老人可能出于溺爱或教育理念较落后 , 总是替孩子完成幼儿园作业 。
不用写作业 , 孩子肯定是高兴的 。 小林在爷爷奶奶家自由自在惯了 , 久而久之 , 便失去了完成学业的自觉性 , 缺乏完成作业的意识 。
严格来说 , 这个经历不属于心理创伤 , 更类似于病理性的正性情绪体验 , 小林反复体会到了“不用写作业”的快感 。
第二个病理性记忆是心理创伤 , 发生于小学一年级 , 她回到了妈妈的身边 。 与爷爷奶奶相反 , 妈妈的要求严格 , 只要发现小林做作业有一点拖拉 , 她马上就责备、催促 。
懒散惯了的小林自然非常难受 , 深度催眠下的她说 , “我觉得自己当时像个坐牢的犯人一样 , 心里难受 , 但只好忍着 。 ”
第三个病理性记忆是小学五、六年级阶段 。 由于父母工作都很忙 , 爷爷奶奶也在外地 , 小林的寒暑假几乎都是一个人度过的 。
所以 , 没有人引导她管理时间 , 没有人督促她完成作业 , 全凭自觉 。 而小林偏偏从小没有养成自律、自觉的好习惯 。
她回忆 , “那时太快活了 ,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十分享受自由散漫的感觉 。 与第一个记忆相似 , 这也类似于病理性的正性情绪体验 。
小林这3个病理性记忆 , 如果根据正性、负性情绪来分类 , 第二个是强烈负性 , “一学习就像犯人一样”;第一个、第三个是正性的 , 是不被作业约束的快活 。 这一正一负的情绪体验一结合 , 便更加强化了她一看到作业就烦的感觉 。
这就好比 , 孩子吃过糖果有多甜 , 又尝过胆汁有多苦 , 那肯定更难说服他们去尝胆汁了 。
Lucy处理了以上的病理性记忆以后 , 我再利用深度催眠下条件反射重建(CRRDH)技术为小林建立了对学习、课堂、作业和老师的一系列积极条件反射 。
经过几次心理干预后 , 小林的学习障碍基本解决了 , 学习状态和效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了很多 。
其实 , 以上对小林学习障碍实施心理干预的过程中 , 也揭示了一个新发现 。 原来 , 对于小部分个案来说 , 其学习障碍的背后不只有叠加性的心理创伤 , 还有病理性的正性情绪体验 。
如果他们从“不用学习”的行为中体会过兴奋感 , 又缺乏及时的引导 , 这也有可能成为后续学习障碍的隐患 。
04、高效心理干预助力高考
处理完小林的学习障碍 , 又对她的妈妈进行了家庭心理干预 , 促进母女俩的亲子关系修复之后 , 由于小林决定回去备战高考 , 心理干预便中止了 。
当时我们已经为她减少了不少药量 , 月经周期慢慢恢复了 , 身形苗条了 , 整个人精神状态好了很多 。
但按照我们的标准 , 当时小林的心理状态还不够理想 。 虽然学习状态改善了不少 , 但还不够稳定 。 而且 , 她复学后还要面对严厉的班主任 , 但又还没有塑造越挫越勇的高逆商 , 班主任可能再次对她造成创伤 。
另外 , 她的爸爸一直没有参加家庭治疗 , 我们也还来不及彻底修复爸爸对小林造成的心理创伤 。 换言之 , 父女俩的亲子关系可能也是个定时炸弹 。
在这种状态下 , 小林考上理想大学的可能性很低 。 所以 , 我们曾建议小林考虑放弃即将到来的高考 , 继续接受心理干预 , 又或者在家充分调整 。
但小林不愿意 , 她说 , 高中时光实在是太痛苦了 , 她迫切想从高中阶段逃离出来 。
我们便从妈妈的角度切入 , 引导妈妈回家后慢慢跟女儿沟通 , 打好心理预防针 , 可以把第一次高考当做练手、体验 , 达不到目标也不要紧 , 第二年再接再厉 , 做好复读的心理准备 。
果然 , 小林第一年高考的成绩并不理想 , 她固然很失落 , 但整体上心态还算积极 , 并决心复读 。 通过了又一年的努力 , 今年 , 她如愿考出了理想的成绩 。